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17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心上的耳朵     
琼玛卡若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一名外科医生。她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太多因车祸受伤的患者。伤者的痛苦时时让她感同身受。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2.
圣召     
在历史的每个时刻,人类都面临着来自天主召叫的特殊挑战。21世纪将既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圣召所面临的诸多严重挑战世纪。从《圣经》的记载和世界的历史中我们发现在人类生活和建设的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为圣召兴盛和衰微的环境。就像我们的基督徒先辈们克服了他们各自时期有关圣召的挑战,我们的信仰驱使我们现今做同样的努力。  相似文献   
893.
2005年11月13-14日,中国无神论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中国无神论学会的理事长任继愈,副理事长何祚庥、杜继文、郭正谊、李申、申振钰、段启明、张新鹰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学会会员、理事和在京部分专家、学者共计8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曹中建、副所长金泽出席会议开幕式。会议历时两天,进行了开幕式、学术交流和理事会换届选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鼓舞了士气,  相似文献   
894.
毛立军 《法音》2007,(3):4-4
3月4日上午,北京友谊宾馆贵宾楼会议厅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看望宗教界的委员并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895.
刘成富  刘一戈 《学海》2022,(5):194-199
本文以20世纪阿尔及利亚著名作家卡泰布·亚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内吉马》《报复圈》《多角星》等作品的研究,揭示这位深受殖民文化同化的民族主义者的世界观。亚辛在“民族”“文化”“革命”“身份”等方面的独特思考,凸显了他在捍卫阿拉伯文化和世界主义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896.
还乡源于对寻根的需要,是为了安慰人们漂泊无依的情感。从文学概念、哲学维度、建筑设计等方面阐述还乡意愿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存在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还乡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回归故里,而是精神意义的回归。还乡更是一种处境意识,以理智的情感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表达对传统的留恋,以对抗和传统完全割裂的城市化过程。  相似文献   
897.
898.
王齐 《世界哲学》2022,(1):103-115+161
《善的研究》是西田几多郎发表于1911年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西田以"纯粹经验"概念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从认识论到存在论、再到道德和宗教的形而上学体系。这个体系在框架结构方面与西方哲学体系高度相似,但在内容上却保持着东方思想的底色,尤其体现在西田对其同时代西方哲学传统内部对主客二元分立思维方式的批判的共鸣,以及对现代性批判的认同之上,显现出了很强的本位文化意识。作为110余年前"西学东渐"进程中东西哲学碰撞和对话的产物,《善的研究》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是一本值得称道的哲学著作。不过在今天东西方共同建设跨文化的世界哲学的目标之下,这本著作也暴露出了在不同哲学文化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环节上的不足。在西田"世界主义"观的启发之下,真正有意义的世界哲学当是在消除东西方哲学的对立并互相学习的前提下,在每一种哲学充分展现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出的面向未来的新哲学。  相似文献   
899.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期,既渴求知识,又探索人生道路,对周围事物充满新奇,有时难免困惑。近期,我们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很多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们,在校园里和社会上,都碰到了一些宗教传播和迷信现象问题,感到很困惑。其实,成长中的青少年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对人生、信仰的问题既不会因应试而消弱,也不会自动解决;相反,更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给予关心和指导。为此,从本期开始,本刊邀请一些专家和青少年朋友共同参与,探讨一些精神世界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