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道"乃老子思想之核心,亦为老子幸千学之最高范畴,然老子"道"之指称却义充满模糊性、多义性,此亦是"道可道,非常道"之要因.无疑,道之"多义性指称"为后人创造性"解读"拓展了无限的空间.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用‘和合'二字来概括",窃以为,老子之"道"亦包含丰富的"和合"思想.自然,此"念"固然与笔者"和合"的主观解读意向有关,但终其要旨仍归于老子之"道"本身确实蕴涵、孕育着和谐之思.  相似文献   
122.
李夏 《管子学刊》2006,(1):26-29
《黄帝四经》既用阴阳观念解释自然现象,又将阴阳观念引入社会领域。它用阴阳思想解释“道”的本源及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它又将阴阳性质作为人伦等级及社会秩序划分的理论基础,对前人的阴阳观念做了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3.
略论佛医与中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略地论述了中医和佛医的意义及其理论依据,揭示了它们共同的医学之道——祛病救人,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24.
周易阴阳符号与二进制算术符号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孟华 《周易研究》2000,(2):91-96
周易符号和二进制算术符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代码及其规则.它们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化最深层的文化构造原则和最高的集体智能。本文试运用符号学的观点.通过对这两种符号的比较。概括出有标记和无标记、约定性和选择性两种文化代码规则范畴,并进一步揭示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5.
《小象》解说通行本《易经》六十四卦的爻象、爻辞,虽然它的解说内容比较零散琐碎,但它从爻位说出发,依据"言-象-意"逻辑推论/判断的思维模式,通过具体解释爻象、爻辞,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社会人事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看法。《小象》一般认为是儒家作品,其中有关事在人为、积极进取、持中守正、慎始敬终、修身自律、阳主阴从、安守本分、遵道守义等伦理表述值得关注。《小象》的这些解说,不仅对后人解读《易经》爻辞有极为重要和直接的指导、参考作用,而且它所包含的伦理思想,在当今社会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6.
人心藏海     
自居易有一首《天可度》诗,专说人心之不可测:“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嗔。”  相似文献   
127.
《周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元典,备受历代士人尊崇,出现了不同理解视域下的《周易》观和生生不已的易学延展长河。生为南宋一代理学宗师的朱熹,在前人解易的基础上推出了自己的《周易》观,为易学的发展注入了理学的新内涵。一、关于《易》的作者与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28.
居飞 《哲学动态》2016,(4):73-81
在精神分析发展史中,"性欲一性别"这一基本对立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么自然,它一直潜藏在精神分析的若干次争论和动荡中。本文基于一个认识论的角度,试图考察这两个范畴在精神分析主要名家那里的复杂关联及其导致的一系列精神分析术语的含混和误用,如"阉割"、"前俄狄浦斯期一俄狄浦斯期"、"生命连续体"、"石祖"抑或中国语境下的"阴阳",等等。  相似文献   
129.
周冶 《宗教学研究》2003,(3):105-108
本文以上阳子陈致虚为考察对象 ,依据其著述探讨了陈氏的内丹思想 ,试图以此管窥道教内丹学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0.
天人合一,天文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同构,一直以来被中国画坛视为创造绘画美的不二准则,是历代画家的最高审美追求。基于这种观念上的绘画既不是摹仿客观外在的自然现象,也不是表达主体内在的情绪意念,而是在更高层次与"一气运化"的契合照应。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绘画,绝非一般意义的技艺,而是与天地间四时同运、阴阳和合的"真道"。这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观和美学观,深刻反映了《周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