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肖永明 《法音》2009,(7):15-19
无论是佛教的真如本际,还是西哲所谓的形上本体,都是被指认为言语所无法言说、思维所不可认知的。但是,西方思想到了实现了某种哲学革命的胡塞  相似文献   
92.
返回抑制是指当注意返回到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时人们的反应变慢的一种抑制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越来越多的返回抑制研究开始关注最多能在多少个线索化位置上观测到返回抑制效应,即返回抑制的容量问题。文章着重从序列线索化和同时线索化两方面介绍了当前返回抑制容量研究的主要成果,总结了该领域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93.
单侧化准备电位的含义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侧化准备电位(Lateralized readiness potential, LRP)是指在随意运动中,反应效应器方位所对应的对侧大脑皮层出现的准备电位。LRP分析的关键是确定启动时间点。LRP可以揭示刺激-反应不同阶段的认知加工时间特性。可以从反应准备的抽象性或具体性以及大脑控制运动输出的“中枢”机制或“外周”机制这两个思路去验证LRP。LRP在阈下知觉和内隐学习、运动准备和反应执行、西蒙效应等方面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以及新兴的脑-机界面工程心理学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LRP的应用存在着某些限制因素,如:脑电干扰、测量的低信噪比和其本身对反应效应器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94.
采用任务转换范式考察了108名中小学生的注意转换能力。反应—线索间距和线索—目标间距都分为200ms和2000ms两种水平。结果发现:(1)一般转换条件下,小5学生、初2学生和高2学生的定势选择速度相同,小5学生的定势选择正确性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低;特定转换条件下,短时CTI下小5学生的定势转换速度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慢,长时CTI下小5学生的定势转换速度比初2学生和高2学生快,初2学生的定势转换正确性比高2学生低;(2)一般转换条件下,任务定势重组在任务转换中作用不大,任务定势惯性在任务转换中起作用;特定转换条件下,任务定势重组和任务定势惯性在任务转换中的作用都不大。  相似文献   
95.
赫曼全脑概念对神经心理侧化优势研究的新成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神经心理侧化优势的研究经历了史培利的“二分脑模型”和麦春色连的“三分脑模型”阶段。现已发展到赫曼的“四分脑模型”新阶段,赫曼是风行世界的全脑技术的创始人,其代表作《The Creative Brain》轰动美国之后,又推出了《Whole Brain Technology》。他创立了“全脑概念”(Whole Brain Concept)的理论体系,其要旨是:“四分脑模型”是神经心理侧化优势的新概念和新成果;“四分脑模型”可通过“赫曼大脑优势量表”的技术来测量[1]。“全脑概念”的理论和技术已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得到推广使用,但在我国赫曼全脑概念及其医学哲学的理论价值鲜为人知,因此,介绍赫曼全脑概念对神经心理侧化优势研究的新成果。有助于医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神经心理临床技术的试用。  相似文献   
96.
1 当代医学对基因的过分“迷醉” ,是否会导致“另种蒙昧”的发生呢当代医学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勿庸置疑 ,巨变的主要动因来自于现代分子生物学对医学的洗礼。真正使当代医学的价值取向实行转换的最大因素来自于上世纪 90年代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实施和顺利推进 ,来自于所谓“疾病基因”的发现和克隆。医学似乎看到了在基因水平将困扰人类大部分疾病彻底“搞掂”的曙光 ,这使得当代医学对基因研究的热情倍加高涨 ,对基因重组技术的期许更加理想化。当然 ,这里匹配了一个强大的理由 :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和“解读” ,是解…  相似文献   
97.
高静 《中国宗教》2022,(9):90-91
<正>适中镇盂兰盆会超越了传统佛教盂兰盆会的形式和内容,每逢天干纪年甲乙丙三年的农历十月举行,供奉“正顺圣王”为主神,各类庆典活动不仅传承了佛教文化,也糅合了道教文化和闽西民俗,成为当地最为盛大的文化节俗,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98.
肖安平 《天风》2021,(2):33-34
纵观历史,基督教在中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探索过程,至今仍没有完全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当时中国教会发生的本色化运动,虽然该运动当时没有实现中国教会真正本色化的任务,但产生了使基督教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各种主张和实践,为我们今天探讨基督教中国化问题提供了经验教训,以更好地透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会,更全...  相似文献   
99.
中国佛教信仰中,菩萨信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殊信仰是菩萨信仰的一个典型。文殊信仰是随着大乘经典的传入而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并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文殊信仰缘起于敦煌,兴盛于五台;五台文殊信仰又反过来影响了敦煌。在这一过程中,敦煌与五台山作为文殊信仰之缘起与中心的互动,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0.
张志刚 《中国宗教》2022,(12):25-27
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培养三支队伍”的重要论述。“三支队伍”的培养工作,显然各有侧重,且有具体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笔者看来,要建设好宗教学研究队伍,根本举措即在于“善于创新”,因为其他诸项具体要求,如思想政治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等,对当今中国宗教学者皆是不言而喻的客观要求,所以唯有倾力“学术研究上的善于创新”,方能真正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本文将这种意义上的“善于创新”凝练为“宗教研究中国化”,下面略陈三方面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