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倪培民 《哲学动态》2023,(7):46-54+128
“平庸之善”是由阿伦特“平庸之恶”一词引申而来。儒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正可以说是“平庸之善”,即善行成为人们无需思虑决断的常态。这种常态需要个人的基本道德修养,更需要合适的社会环境条件。传统儒家“风行草偃”的观念揭示了个人修炼功夫与社会条件的关系,即个人(尤其是社会精英层)的功夫可以“外体化”为社会风气(文化)和社会体制,而大众的功夫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和体制的“功用”表现。只有当个人的德性“外体化”为相对独立于个人修持的社会存在,形成体制性的保障和文化氛围,才能防止“平庸之恶”的泛滥和促进“平庸之善”的形成。从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状态来看,功夫的提升就是“人类的成熟”;个人功夫“外体化”为社会的体制和文化,就是人类总体功夫的“体身化”。  相似文献   
652.
李曈 《现代哲学》2023,(4):147-153
北宋成书的《建中靖国续灯录》构建了一幅和谐的政教关系想象:皇帝运用世俗权力推动佛教的传播,臣子作为中介帮助皇权延及佛教,僧人则积极地用佛法来增加皇帝在尘世的权威和利益。在这样的结构中,佛教完美地融入了此世的政治权力框架。这种政教关系想象代表了不断接近世俗权力中心的汴京禅宗面向皇权的自我呈现,是宋代禅宗在世俗化过程中对“佛教祸国短祚”这一指控的集中回应。总结这一想象的特点,历史地分析其成因及影响,有助于我们从佛教的视角进一步认识其融入中华文明的过程,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教中国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653.
奥托的<论神圣>在宗教和宗教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本文主要展示了该书的逻辑理路:非理性的"神秘"是"神圣"的内核,"神秘"之被图式化揭示了它以特殊的方式向理性因素和其它感受"开放",由此描绘出一幅非理性纬线和理性经线交织的"神圣"观念和宗教图景,这可以说是一种和谐宗教观.在此基础之上,又阐发了"神圣"观念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54.
道教的生态思想不仅在于理论上的深邃,根本的还在于,道教成功地将这些理念化成了实践,化成了生活方式。将贵生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理论探求化为平时的生活方式,是道教生态思想最为精到之处。一、贵生与自然——融入生态的价值观前提道教的生态思想十分丰富,但其形成的全部前提,是贵生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655.
当我们断言中国古代没有逻辑学的时候,并不否认中国古代有逻辑思维.问题就在于:为什么中国古代的逻辑思维不能发展为逻辑学?通过文化比较可以发现,文化的终极关怀对逻辑学的命运有决定性影响.何以希腊文化能完成从逻辑思维到逻辑学的发展,希伯来文化却不能?根本原因在于希腊文化以知识作为终极关怀,使认知主义成为主流,而希伯来文化以宗教信仰作为终极关怀,使反智主义成为主流.中国文化不能产生逻辑学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内圣外王之道"作为终极关怀:一、在"内圣外王之道"的支配下,由道德与政治结成的价值体系的霸权与逻辑学的价值中立的本性不相容;二、在"内圣外王之道"的支配下,逻辑思维没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相似文献   
656.
二程洛学经“南剑三先生”的续传和阐发,形成了早期福建理学,为朱熹的闽学建立提供了思想资源。在洛学闽化中,朱熹与“南剑三先生”开展学术创造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发展了周敦颐“太极”和二程“理”本论思想,二是丰富了程颐提出的“理一分殊”说,三是发展了二程“格物致知”思想,四是丰富了“默坐澄心”的修养论。此外,“南剑三先生”重视“四书”,诠释“四书”,为朱熹注释“四书”提供了理论思想依据。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完成,标志着闽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从注重《五经》到注重《四书》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杨时、罗从彦和李侗为此作出了极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57.
在闽南地区,企业家进入民间宫庙管理的现象日渐普遍。企业家管理的宫庙,在转型中出现了趋同现象,即出现了传统文化化、社会公益化与区域化、国际化等发展趋势。企业家的"士绅"化,以及当前国家政治生态,导致了华琛(James L.Watson)笔下的"神明标准化"现象重又上演。这是当前闽南民间信仰在转型中逐渐趋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8.
我国古代兵书浩如烟海,广大读者特别是初学者阅读有困难。因此,我们现在面临着两大课题:一是古代兵书的经典化,二是古代兵书的普及化。兵书优秀代表作的共同特点:第一,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二,论述深刻,较少迷信;第三,与重要兵家人物、兵学流派关系密切,传承有序;第四,类型独特,别具一格,能填补空白;第五,雅俗共赏,在学术界和民间均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六,历久弥新,至今仍对战争有现实指导作用;第七,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659.
齐国在开国之初实行的治国之策,不仅推动了胶东地区的铜铁业、盐业、纺织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而且齐国“开其国门”的开放之策,也进一步推动了胶东地区对其他诸侯国及朝鲜、日本的经贸往来和对外开放。胶东地区在学习和接受齐文化影响时,既注重学习和引进齐文化中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百姓生活的改革内容,又对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地继承。齐文化影响与提升了胶东莱文化,莱文化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丰富了齐文化。  相似文献   
6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