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研究开发了两种新的适用于多级评分项目的多维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PMCAT)的选题策略——修正的连续熵(RCEM)和修正的后验期望KL信息(MKB)方法,并与以往PMCAT的选题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Monte Carlo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新开发的选题策略比原方法估计精度更高,并且RCEM方法在所有选题策略中曝光率最低。新开发的选题策略具有较理想的估计精度和曝光控制效果,为PMCAT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2.
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投射测验法分离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内隐人格观,然后通过效价匹配实验和错觉关联实验,初步探讨了内隐人格观对他人知觉的信息加工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跨性格、能力等不同人格属性有共通一致的内隐观;(2)固存观的反面就是渐变观,它们是同一维度的两极;(3)与渐变观者相比,固存观者更易以一种评价性方式知觉他人信息;同时,渐变观者不像固存观者那样对他人特质作出静态判断,而是集中注意力于理解他人行为发生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3.
以两类具有不同负性情绪强度值的高频汉语双字词为材料,采用项目法定向遗忘范式,探究负性情绪词语在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中是否存在定向遗忘效应。结果显示,(1)在外显记忆测验中,强、弱负性词均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并且弱负性词的定向遗忘效应大于强负性词;(2)在内隐记忆测验中,只有弱负性词出现了显著的定向遗忘,而强负性词则无。可见,内隐记忆测验中的定向遗忘效应对负性信息比外显记忆测验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24.
期望反应模式是认知诊断分类的类中心,确定了诊断范围中属性及其层级关系后,类中心的数目由测验Q矩阵决定.类中心应该是完备的,即理论上有多少个知识状态就应该有多少个类中心,这涉及评分方式、Q矩阵设计、Q矩阵评价与修改、认知诊断测验如何实施等问题的讨论.重点给出多级评分认知诊断测验不同属性层级对应的完备Q矩阵设计的例子和罗列了Wang等人(2013)的Q矩阵修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陈慧麟  陈劲松 《心理科学》2013,36(6):1470-1475
G-DINA模型是DINA 模型的一般化模型,具有补偿性和饱和性两个主要特征。G-DINA模型的补偿性特征契合了语言测验的综合性和多元性,G-DINA模型的饱和性特征则可以比较理想地应对语言技能的抽象性和难区分性。此项研究以代表性的语言测验类型阅读测验为案例,应用G-DINA模型对1029名被试的PISA英语阅读测验结果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两个假设:补偿饱和型认知诊断模型对多元抽象的语言测验的适应程度较高;G-DINA这一新生认知诊断模型可以被用来诊断较为复杂抽象的语言测验,且经得起统计学和语言学理论的双重考验。  相似文献   
26.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在我国的修订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为了满足科研与实际工作对团体智力测验的迫切需要,由17个单位组成的全国协作组对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进行了修订。常模团体的建立以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按各地区人口分布,各类人员比例取样,共包括年龄跨度从5岁半至70岁以上的5108人。经过标准化的施测手续,测定了1986年中国城市常模。 测验结果的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等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研究。 研究发现除40岁组外,其他各年龄组均无显著男女差异。本研究还对中国大陆城市青少年的成绩与香港、英国和新西兰相应年龄组的成绩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7.
从a系数与同质性测验、平行测验和r-等价测验之间的关系,分析了a系数作为测验同质性信度估计的局限性;另外就a系数与测验维度问的关系和项目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对a系数在解释中常见的一些错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8.
郭庆科  孟庆茂 《心理科学》2003,26(2):353-353,361
1 前言  罗夏测验是临床心理学界用得最广的心理测验之一 ,但由于其心理计量学特征不易确定 ,因而多受批评和怀疑。批判和怀疑态度的产生是因为不同的罗夏系统 (指Beck、Kiopfer、Piotrowski、Hertz和Rapaport的系统 )在施测、记分时没有统一的标准 ,多数人视之为投射测验 ,解释时使用了精神分析理论。Exner(1978,1986)提出了综合罗夏系统 ,统一了施测和记分的标准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解释系统 ,肯定了其信度和效度。综合罗夏系统能鉴别精神分裂症、抑郁、强迫等异常心理 ,是临床诊断的有…  相似文献   
29.
IAT效应在不同目标概念水平上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IAT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对不同概念词的内隐态度之间的差别。结果发现,八组实验材料都产生了显著的IAT效应;不同性别的测验材料的IAT效应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喜好程度的测验材料的IAT效应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两个因素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IAT效应既可在上位概念水平上产生,亦可在下位概念水平上产生。  相似文献   
30.
错误记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宏英  隋光远 《心理科学》2003,26(3):512-514,518
1 引言当一个人错误地声明一个新词或一个新的事件他以前见过时,错误记忆现象就发生了。对错误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潜在的记忆过程,但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正确记忆的报告上,仅把错误当作方法学矫正的对象。对于错误记忆的研究得益于1959年Deese的实验,他描述了错误记忆(false memory),但并未在记忆研究者中形成广泛的兴趣。直到1995年,Rodiger和McDermot的工作才使更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对错误记忆现象寻求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