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1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97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采用幼儿依恋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测量265名祖辈共同养育幼儿的母子依恋、祖孙依恋和问题行为的情况,考察祖辈共同养育幼儿的祖孙依恋在母子依恋与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祖辈共同养育幼儿的母子依恋与祖孙依恋呈显著正相关,幼儿的母子依恋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幼儿的祖孙依恋与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祖辈共同养育幼儿的祖孙依恋完全中介母子依恋对内化问题行为、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2.
内生动力是世代贫困个体得以脱贫的核心心理资源。当前, 对脱贫的内生动力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框架。文章以脱贫的内生动力为切入点, 基于内生和外生融合性视角, 采用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 运用强度抽样的策略, 以海南岛某深度贫困村的成功脱贫个体(7人)、世代贫困个体(10人)及扶贫干部(4人)为研究对象, 构建出世代贫困家庭的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研究表明:1)以消极的价值观、消极的自我观和被动脱贫的行为倾向为主体的“三因素洋葱模型”是世代贫困个体的消极内在驱动力; 2)作为社会心理动力的控制感缺失是引致世代贫困个体内生动力匮乏的重要诱因, 而贫困个体缺少市场理性及扶贫的运动式治理可能是导致控制感缺失的外部肇因; 3)家长亲职能力在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培植子代内生动力的过程中起着中间作用, 即家庭内部建设能力可促进家长亲职能力的提高, 进而激发子代脱贫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983.
童丹丹  李文福  禄鹏  杨文静  杨东  张庆林  邱江 《心理学报》2020,52(11):1253-1265
以高生态学效度的科学发明问题情境作为实验材料,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基于低频振幅(ALFF)和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的分析方法, 探讨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的脑机制。结果发现, 在控制了被试性别、年龄后, 提出新颖有效性问题的比率越高, 左内侧前额叶(Left media prefrontal cortex, L-mPFC)和右小脑前叶(Right cerebellum)的ALFF值越高。进一步功能连接分析发现, 提出新颖有效性问题的比率与mPFC和楔叶(Cuneus)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结果强调mPFC对于科学发明情境中问题提出的重要作用, 且更高比率的新颖有效性问题的提出是通过mPFC与其它脑区的协同联结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84.
孙岩  吕娇娇  兰帆  张丽娜 《心理学报》2020,52(12):1393-1406
认知重评作为高度适应性的情绪调节策略, 是否消耗随后任务所需的认知资源仍存在争议。以往研究把重评作为单一策略研究, 并未区分重评亚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本研究采用情绪调节与认知控制结合的任务, 考察自我关注和情境关注两种重评亚型调节情绪的效果, 以及对随后认知控制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两种重评策略都能有效调节情绪, 但调节效果存在差异。从行为角度看, 与中性刺激相比, 负性刺激会引发更高的负性情绪水平, 对随后冲突任务的认知控制能力更差。进一步从神经机制水平来看, 增加负性情绪可能会进一步消耗随后任务可用的认知资源, 与自我关注重评相比, 采用情境关注重评降低负性情绪后, 对随后冲突任务的认知控制能力更强。说明两种重评亚型并不同质, 不仅在调节情绪的效果上存在差异, 而且会引发不同的认知控制后果; 同时, 负性情绪水平越高, 认知控制能力可能会越差。  相似文献   
985.
罗芬  王晓庆  蔡艳  涂冬波 《心理学报》2020,52(12):1452-1465
双目标CD-CAT的测验结果既可用于形成性评估也可用于终结性评估。基尼指数可度量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程度, 值越小则随机变量的不确定程度越低。本文用基尼指数度量被试知识状态类别以及能力估计置信区间后验概率的变化, 提出基于基尼指数的选题策略。Monte Carlo实验表明与已有的选题策略相比, 新策略的知识状态分类精度和能力估计精度都较高, 同时能有效兼顾题库利用均匀性, 并能快速实时响应, 且受认知诊断模型和被试知识状态分布的影响较小, 可用于实际测验中含多种认知诊断模型的混合题库。  相似文献   
986.
罗一君  牛更枫  陈红 《心理学报》2020,52(10):1224-1236
在生命史理论的视角下, 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揭示了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对过度进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1招募处于生命早期阶段的91名初中生(年龄12~14岁), 采用饱食进食(Eating in the absence of hunger, EAH)范式, 结果发现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个体饱食状态下的高热量食物选择(即过度进食); 研究2招募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暴发背景下301名武汉市居民(高死亡威胁组)和179名其他省市居民(控制组) (年龄18~60岁)为被试, 通过问卷法回溯性地测量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并探究其影响当前过度进食的机制, 结果发现生命早期环境不可预测性通过生命史策略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过度进食。同时, 死亡威胁(新冠病毒疫情)扩大了环境不可预测性通过生命史策略间接影响过度进食的效应, 而社会支持则能缓冲这一效应。研究结果为COVID-19背景下和灾后居民的健康进食干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7.
探讨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青少年自身迷走神经功能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采用“心算任务范式”及问卷法, 对224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测量与调查。结果发现:(1) 母亲情绪教导理念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 母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 母亲情绪不干涉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 父亲情绪教导理念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 父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2) 当青少年迷走张力较低时, 母亲情绪不干涉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 当青少年迷走抑制较低时, 母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内化、外化问题行为, 父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综上, 父母元情绪理念能够预测青少年问题行为, 且父母元情绪理念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影响存在差异。同时, 迷走神经功能对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88.
采用G×E交互作用的研究范式,以295名学前儿童(M=4.49)和其母亲、父亲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母亲和父亲的教养方式与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母亲、父亲教养方式和MAOA基因多态性对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预测男孩外化问题行为时,母亲和父亲教养方式的主效应显著,与MAOA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在预测女孩外化问题行为时,父亲教养方式的主效应显著,母亲教养方式与MAOA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显著,显著性区域分析发现,携带T等位基因的女孩更容易受到母亲消极教养的不利影响而产生更多外化问题行为,也更容易受到其积极教养的有利影响而减少外化问题行为,这一结果支持差别易感性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89.
为探讨父母严厉管教、儿童自我控制与儿童问题行为间的关系,采用中文版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社会技能评定量表和儿童行为核查量表对济南市两所公立学校的1097名小学四到六年级儿童及其父母双亲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攻击和体罚与儿童自我控制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儿童自我控制与其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均呈显著负相关;(2)父亲心理攻击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儿童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母亲体罚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儿童外化问题行为;(3)儿童自我控制在父亲心理攻击和母亲体罚与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母亲心理攻击和父亲体罚与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中介作用模型不存在显著的儿童性别差异。综上,本研究发现父母严厉管教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而且会通过降低儿童自我控制水平间接导致儿童问题行为的增多。  相似文献   
990.
学业成绩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重要指标,受到认知能力、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等多重因素的显著影响,而这多重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共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标准化的认知能力测验、社会支持量表、学习动机量表对4,973名初中生进行测试,并以各科测验成绩总分的平均值作为学业成绩指标。结果表明:(1)认知能力、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均与学业成绩正相关;(2)社会支持在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学业成绩表现越好,且其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越强;(3)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学习动机这一中介变量实现。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个体因素(认知能力和学习动机)和环境因素(社会支持)共同影响学业成绩的理论模型,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认知能力影响学业成绩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为提升学生学业成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