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2篇
  免费   395篇
  国内免费   97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350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本工作采用“位置法”对118例被试(包括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五个年龄组)进行记忆训练研究,分析不同年龄人记忆的发展变化和认知训练对改善记忆的作用,进而探讨发展的认知功能储备能量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1.老年和儿童组各项成绩明显低于青、少年组;2.认知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再次证明老年智力和记忆有一定的可塑性。但在发展的储备能量和对图形的迁移效应中也存在与记忆相似的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932.
李虹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3):22-26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普瑞迈克(David Premack)提出“奖励的原理”之后,另一些美国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了奖励的使用策略,认为影响奖励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奖励的发生时间;第二、奖励的频率和间隔;第三、奖励自身的价值,以及活动和结果的统一,不必要奖励的后果等,这些方面合称为奖励的策略。策略正确,就会收到良好的奖励效果。  相似文献   
933.
张奇  张庆翔  张笑笑  高超 《心理学报》2023,55(1):117-128
为了避免多重变异样例学习和采用题海战术,并能促进规则样例学习的远迁移问题解决,开创出原样例学习后对原型规则做出变型推理的学习方法,以算术应用题的解题样例为原样例学习材料进行了4项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四年级小学生运用该方法可有效促进远迁移问题的解决;其变型推理能力存在数学成绩等级差异;提供问题情境和推理提示能提高部分学生规则变型推理成绩和远迁移测验成绩。实验结果证明,规则变型推理是促进远迁移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34.
情绪调节灵活性是指个体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境需求灵活部署情绪调节策略的能力。本研究采用经验取样方法,通过拟合个体在日常生活事件(如,未通过考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中的策略使用剖面结构和情境负性程度与策略使用程度的共变关系测量个体的情绪调节灵活性水平,并探讨其对个体后续负性情绪(抑郁和焦虑)的影响。两个独立样本结果表明:单一策略使用偏好(如沉浸偏好和表达抑制偏好)的个体在负性生活事件中和疫情期间经历了更高水平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此外,当个体随情境负性程度提高使用更多分心策略,而随情境负性程度降低使用更多认知重评策略(意味较高的情绪调节灵活性),其抑郁和焦虑情绪水平更低。以上结果共同证实了情绪调节灵活性有利于减少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935.
在跨期决策研究领域,虽然基于维度的跨期模型得到了一些源自结果检验和过程检验的证据支持,但此类模型所假设的维度间差异比较的心理过程尚缺乏直接的过程证据。本研究通过两个眼动实验,系统考察了相关眼动指标对维度差异偏好的预测效应。结果发现,根据基于维度的权衡模型可有效拟合出个体在跨期决策中的维度差异偏好,并且反应时、眼跳注视熵和静态注视熵等指标均与维度差异偏好负相关,而基于维度的注意分配与维度差异判断正相关。这些研究发现支持了本研究所提出的跨期眼动模型的相关假设,证实了维度差异偏好与跨期决策的认知加工过程之间的联系,为基于维度的跨期模型提供了更直接的过程证据,并为今后跨期决策的眼动模型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936.
基于素质-压力模型及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理论,研究考察了反刍思维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内化问题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同伴依恋的调节作用。研究从武汉和商丘两所初中三个年级共选取800名初中生,采用问卷法对其负性生活事件、反刍思维、同伴依恋及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独生与否后,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抑郁和焦虑均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反刍思维能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和焦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反刍思维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抑郁、焦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会受到同伴依恋的调节;(4)同伴依恋能够调节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但在负性生活事件与焦虑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内化问题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为引导青少年提升同伴依恋水平,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937.
通过对215名护士进行为期一周、连续5次的追踪调查,采用ALT模型,探索师傅支持行为与新入职护士工作投入之间复杂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1)新入职护士的工作投入与同期师傅的支持行为呈正相关,新入职护士的前测(Tn)工作投入正向影响师傅的后测(Tn+1)支持行为,但师傅的前测(Tn)支持行为未对新入职护士的后测(Tn+1)工作投入产生影响。(2)从发展趋势来看,师傅支持行为的发展趋势与新入职护士工作投入的发展趋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38.
为探索成为自雇佣者与离开工作岗位后,高龄、女性、未婚与农村员工4类抑郁症状高风险群体抑郁症状增量变化,研究借助计分模型,使用2010~2014年CFPS数据分析两事件与抑郁症状增量的关系,检验年龄、性别、婚姻经历与生活所在地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一般员工成为自雇佣者后抑郁症状增量下降,离开工作岗位后抑郁症状增量增加;细化至高风险群体,高龄与农村员工成为自雇佣者后,女性员工离开工作岗位后,抑郁症状增量下降。表明职业转换后,常见抑郁症状高风险群体抑郁症状恶化趋势能够减缓。  相似文献   
939.
研究操纵刺激通道(视觉、听觉、视听觉)与年龄(年轻人、老年人)两个自变量,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完成检测任务,通过3个实验考察不同刺激条件对老年人视听觉整合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静态简单刺激条件下(实验1),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视听觉整合没有显著差异;在动态手持工具(实验2)和动态语音刺激条件下(实验3),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显著大于年轻人。通过对刺激条件的比较发现,年轻人和老年人在识别动态手持工具时诱发的视听觉整合最大,而且老年人的整合时间窗口会随着不同刺激条件发生改变。结果表明,视听觉整合具有很强的刺激依赖性,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受到刺激条件的调节。  相似文献   
940.
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式的研究:起源、发展和整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对抑郁易感性的研究,已经成为探寻抑郁心理病理的一个热点。文章介绍了抑郁易感性应激模型的相关定义、起源、及主要特点。介绍了在当代具有代表性的3个理论:(1)Abramson的抑郁无望理论;(2)Beck的认知易感理论;(3)双信息过程理论。尤其对抑郁认知易感性因素本身的起源、发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述。最后,介绍了整合的抑郁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