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美国《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天 《学海》2003,3(3):158-161
在 2 0世纪 3 0年中期 ,美国总统福兰克林·罗斯福针对当时的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 ,签署了由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 ,美国开始实行由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试图从《社会保障法》出台的背景以及制定过程与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结其特点及影响 ,使人们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有更多的了解 ,并对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作出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2.
对一起丧葬事件的法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星华  韩恒 《学海》2003,(1):102-106
本文是对一起丧葬事件的法社会学分析。在这起丧葬事件中 ,死者家属一方面面临着传统的丧葬习俗———实行土葬 ,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上级的法规文件———要求火葬。受这两方面的影响 ,死者家属最后采取了偷埋这一对策。本文通过对这起丧葬事件的实证考察 ,具体分析了 :国家法规为什么执意取代传统的习俗 ,当国家法规与传统习俗冲突的情况下 ,人们将做出怎样的行为选择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人们的行为是否达到了国家法律的预期。通过分析 ,文章最后对已有的法治模式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73.
Swanson的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法对医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 5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教授Don .RSwanson创立了一种医学方法———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法 ,并且设计了相应的人机交互系统Arrow smith。它对医学的发展有何作用 ?其哲学意义如何 ?都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和探索。1 Swanson的知识发现法的背景2 0世纪中叶 ,科学家就在积极地探讨科学知识分裂现象 ,但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Swanson教授从 3个方面对知识分裂理论进行论述[1] :(1)客观知识的总量与人类吸收知识的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并且这种差距在不断地扩大 ;(2 )在信息爆炸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越来越专业化 ,跨学科的信息传…  相似文献   
74.
常正 《法音》2003,(7):22-22
本刊讯7月11日上午9时,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揭牌典礼在厦大颂恩楼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闽南佛学院院长、厦大佛研中心名誉主任圣辉法师与厦门大学副校长邓力平教授共同为佛学研究中心揭牌。揭牌仪式由厦大人文学院副院长徐梦秋教授主持,厦大宗教学研究所所长詹石窗教授、厦大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刘泽亮教授和佛研中心的专家学者,以及前来厦门南普陀寺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长一诚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台湾佛光山开山星云法师、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健钊法师等和来自两岸四…  相似文献   
7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美中英苏等11国代表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首要战犯。澳大利亚最高法院院长韦伯是盟军统帅部委任的庭长,中国政府派出的代表是法学博士,时任立法院外交委员会代理主席的梅汝璈。  相似文献   
76.
时代不同法的观念也不同,古人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法的应用有一些特殊的习惯和习俗。古法多义,是古人法观念多样性的反映。学界认为商周人没有法观念值得商榷,本文认为周代“在军法”的观念起源很早,由于军容不入国的习俗,春秋以前古人只在军中使用法的规范。  相似文献   
77.
在救灾捐献大会上,一位年过八旬、飘着银髯的老人,把500元人民币捐献给灾区人民。他,宝鸡市金台区群众路清真寺阿訇,陕西省、宝鸡市人大代表兰福俊。兰阿訇自1980年当选为人民代表以来,积极履行其职责。婚姻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8.
简讯一束     
安定洲 《法音》2002,(9):44-44
8月9日至15日,东方山弘化禅寺下院法藏寺结夏安居期间,邀请河北赵县柏林禅寺监院明海法师讲授《梵网经》菩萨戒,黄石市各区县佛协、佛教居士林组织信众500余人齐集法藏寺听讲。法会第一天,明  相似文献   
79.
庐山慧远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慧远的法性思想被认为是其佛教思想的核心。但慧远的法性概念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内涵,时而与法身的概念紧密结合,时而单独作为实法的本性而存在。但作为佛教领袖和积极修行者,慧远最终的法性思想表现出了鲜明的修行论特质。  相似文献   
80.
李涵虚,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茅桥镇凌云乡李家湾村人,原名元植,于峨眉山遇吕洞宾及张三丰二仙,授以大道,得丹法秘要,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成道,乃改名西月,字涵虚,号长乙山人,又称圆峤外史。李涵虚,乐山儒生。其故居旁有李家河,书舍邻其河边。此河道窄浅,舟辑不通。一夜明月,李偕友散步其处,见溪中一渔舟,有老翁对月仰卧而歌。李默记此地应无渔人,何来此翁?因与友人同到尊长那里去,问答间知非常人,遂邀至馆师事之。居年余,颇有所得。时李嘉秀(乐山县人,清嘉庆二十三年戊寅科进士)主讲九峰书院,李涵虚为其门人。久之李嘉秀知其有异,转而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