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生脚印     
在人短暂的生命历程里,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如果人生是稿子,脚印有如文字,每个人都在用文字记录着自己的一切,用这文字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72.
通常看来,悬疑电影带来的感性印象往往与惊悚恐怖片类似:阴云密布般的氛围、张皇失措的主人公、晃动的镜头、怪异的场景,甚至二者都含有峰回路转意味的结局.但是,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悬疑类电影毕竟又有其独特之处.“身份/认同”问题,便是这样一种独特的要素.在悬疑电影(尤其当下的悬疑电影)的设置中,迷雾重重的身份常常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身份/认同”问题在悬疑类电影中具体是如何展现的,该策略又指向何方?从拉康镜像理论角度切入,有助于探讨这种“身份/认同”问题的展现方式以及该策略所蕴藏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3.
心理渴求是物质依赖者希望重新感受神经活性药物效应的渴望,其神经机制的早期影像研究,主要集中在前额皮质和奖赏中枢.镜像神经是新近发现的位于动作脑区,能理解、分析所观察动作的目的和性质,并通过内隐模拟,产生直接映射式的情绪和认知的神经.最新的研究发现尼古丁成瘾者在相关线索的刺激下,其镜像神经也能被激活.本研究旨在探索镜像神经参与相关线索下心理渴求形成的机制,为发展更可靠的依赖行为的生物学标记提供另一个重要目标,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药物渴求形成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与过程.  相似文献   
74.
近年来模仿机制研究在深化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模仿与心理理解之间的发生、发展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并结合脑神经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模仿背后的脑神经机制。在梳理当前心理学、脑神经科学中TT理论、ST理论以及镜像神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75.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让孩子从小打好写字基础.写字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在教学活动中加强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技能.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写字训练更有实效呢?  相似文献   
76.
镜像认同是拉康自我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拉康认为,人在婴儿时代的镜像认同就注定了人的自我异化与悲剧性存在,这是一种幻象中的认同。鲍德里亚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马克思、德鲁兹、福柯等人对现代性的批判,并没有真正地超越现代性,而是对现代性的另一种认同。他们都陷入到现代性的生产、创造的理论镜像中。  相似文献   
77.
本土性的纠葛--浅论马华文学史书写的主线贯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崇科 《学海》2003,29(2):184-189
考察马华文学史的编纂史,本土性向度的缺席往往令许多书写在今天看来不尽如人意,甚至捉襟见肘,有偏离主线之感。但为何本土性?可能性如何及如何可能?都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论文力图勾勒本土性物质性发展的历史流变,并在此基础上预设其不同历史情境之下的层次划分。  相似文献   
78.
该文希望通过对德里达和现象学的关系的梳理和探讨,分析德里达思想从胡塞尔现象学开始而又从一开始就与之“偏离”(或可说“延异”)的由来和发展,试图指出德里达对现象学运动是有贡献的,对于德里达从现象学出发的哲学反思和由此展开的独特的跨学科的哲学质疑的探讨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当代西方思想的诸多问题的实质和内涵,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文章主要通过对德里达早期著作的分析,从起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入手探讨德里达与现象学的关系。现象学在德里达的著述中处处留下踪迹而又处处被“偏离”,这构成了德里达解构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恰恰是德里达对现象学运动本身的贡献。  相似文献   
79.
书写和口传:中国宗教的两种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海怒 《学海》2005,20(4):101-107
立足于中国宗教类型研究史的批判性解读,本文提出,中国宗教有两大类型:经典宗教和民间宗教。经典宗教是“文字本位”的,具有制定性特征,备有弘富的经藏系统;民间宗教及其经卷具有口传性、变异性和民众性。文章考察了中国宗教史上的经典传授和口头宣教的传统,认为一种宗教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宗教性质之转移往往和它宣教方式的变化有关;经典宗教和民间宗教的互动也带来了宣教方式(经典阅读和口头传教)的互渗。  相似文献   
80.
齐星亮  蔡厚德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855-1865
镜像等效或守恒是动物与人类个体对两侧对称自然物体的一种进化自适应加工。但是, 这种知觉特性会妨碍包含镜像字符的文字阅读学习。阅读者有必要学会利用镜像泛化抑制的“去学习”机制, 打破镜像等效或守恒, 以获得识别镜像字符的能力。这一过程中, 左侧梭状回皮层通过与早期视觉皮层、顶叶皮层和口语脑网络的交互作用, 逐渐发展出一个可以识别镜像字符的视觉词形区(visual word form area, VWFA)。今后的研究需要关注两半球及其连合纤维在镜像等效或守恒加工中的作用、镜像泛化与抑制的详尽加工机制及其对镜像书写的影响、正常汉语儿童的汉字镜像泛化加工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