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裴传永 《孔子研究》2020,(2):97-108
关于"大同小康"之论的提出者,除了产生最早、争论最大的孔子说而外,还有子游及其后学说、墨子后徒说、老庄之徒说、汉儒说、刘向说等观点。通过历史的、文献的和逻辑的等不同视角和层面的考察,可以证知以上诸说均不可取。"大同小康"之论的提出者当为秦汉之际的儒者。  相似文献   
792.
邓亚乔 《美与时代》2013,(12):88-89
在此处印象主义绘画风格被归类于一种涂绘风格来阐述。追求对光和色的表现,着力呈现瞬间的整体视觉感受;注重在自然环境下物态的颜色,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后期注重主观意识的后印象主义,涂绘风格从印象派绘画风格到后印象派绘画风格的演变过程中依旧存在,并持续发展。题材的转变,强调形体的构成,寻求画面动能关系与精神层面的探索,运用强烈主观将视觉以外的精神层面表现出来的致力于自我的表现方式,这些客观因素在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的转变过程中,不断增进绘画风格的多样性发展。  相似文献   
793.
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史学从传统史学到新史学的转变,西方史学界对宗教改革以及解散修道院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学派、修正学派到后修正学派的传承和变化。传统学派认为,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修道院已经走向腐化,解散是自下而上、不可逆转的进步事件。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修正学派则为天主教辩护,把宗教改革看作是自上而下、迅速完成的政治行为,寻找修道院在英格兰原本可以继续存在的合理性。近十几年来,逐渐兴起的后修正学派开始挑战修正学派的观点,他们扩展了宗教改革史的研究范围,从民众对新教的适应过程这一角度质疑修正学派,试图平衡中世纪晚期修道院的颓势与活力,在解散修道院的研究上不断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794.
《学海》2016,(5):185-188
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社会治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才能实现有效善治呢?张康之教授在新著《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给予了充分阐释和解答。《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一书从宏大的历史视野出发,通过对人类社会演进逻辑的探究,在比较分析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治理模式基础上,深刻揭示了合作治理的生成逻辑、本质内涵以及实现途径,描绘了一幅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变迁图景。  相似文献   
795.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危机时代,外需的萎缩是必然的趋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及其经济后果,当前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反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积极地扩大内需.而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必须建立由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向消费大国的转型.  相似文献   
796.
该研究考察法律决策中消极结果严重程度及消除策略对后见偏差的影响。实验采用3(严重程度:轻微损害、中度损害、严重损害)×3(有无策略:后见组、分散注意组、指导组)两因素被试间设计。采用自编两个案例及问卷测查法律决策中后见效应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后见偏差的强度随着事件消极结果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在消极结果的严重损害程度下,产生出最大的后见偏差。同时,两种策略指导都能够有效减少法律决策中的后见偏差。  相似文献   
797.
《天风》2010,(5):4-4
<正>主内弟兄姊妹:平安!举世瞩目的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也是我国继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后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充分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办好世博会,  相似文献   
798.
做大事的人必定没有琐碎。琐碎的心境、琐碎的事,会扼杀掉人最优质的天分。很多人觉得:掌握资讯,可以让自己做事更方便。但不少人错误地理解了"资讯"二字的含义,把它同"小道消息"、"他人隐私"画上等号。中国人离不开饭局,饭局上离不开"小道消息"。吃的是山珍海味,品的却是家长里短。一个人的讲话,若总是不离他人隐私,且所说的内容总能让你时时有惊讶。离他远点,否则,下一个被出卖的,就是你。  相似文献   
799.
《魔笛》是莫扎特谱写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德国歌剧,是歌唱剧的集大成之作。其中令人震撼的夜后咏叹调《不要惧怕,亲爱的孩子》、《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是全剧中最有名的女高音咏叹调。莫扎特以最难的华彩乐段来塑造夜后的人物性格特征,并以高超的花腔演唱技巧刻画了一个矛盾复杂而极具戏剧性的人物。夜后是整部歌剧的灵魂人物,她冷漠、无情、威严而神秘,同时她又具有着母性的温柔,从她身上所表现出的矛盾性和戏剧性,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0.
阿尔都塞晚期以“偶然相遇”的方式对唯物主义作出了极具创新性的理解,这一思想转变集中体现在他对精神分析学的再判断之中。一方面,阿尔都塞对精神分析中的结构主义要素进行了批判,并从“偶然性”出发强调了精神分析的唯物主义特质。另一方面,他把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推进了“相遇的唯物主义”的发展和成熟。由精神分析所体现和催化的“偶然的唯物主义”意味着对以意识哲学为代表的同一性学说的深度反思和批判,“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观”的形成则加深了对客观现实性的聚焦和关切。总体而言,阿尔都塞基于精神分析学对“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的探讨,既构成了西方当代唯物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又同时呈现出疏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其规律性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