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郭店简与上博简问世之后,关于思孟学派的研究得到深化与拓展,涌现出大量富有启发性的论著。不过,诸多问题依然纠葛不清。子思之师承问题便是其一。通过讨论,子思与曾子、子游的师承关系基本得到认可,但子思之学是否还有其他来源?笔者在研读出土简文与传世文  相似文献   
52.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后,按照常规该进行试卷分析。看着学生的答卷,一个问题始终困饶着我:同类型的问题上次考过,学生错得比较多,已经评讲过了,这次怎么还出现了同样的错误?以往也有类似的问题出现,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究竟是在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想把这次的试卷分析交给学生进行。在发下试卷的同时,我给每一位学生发了一张试卷分析表,要求学生自己先进行分析。分析表收上来后,我看到在“错解原因”这一栏中,学生分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这些:看错题目、因粗心而使计算或推理错误、表述不规范或解题格式不正确、思路正确但因紧张而使中间某个过程错误、数学公式或定理不熟、审题错误、思路不清或根本没有思路、解题速度慢没有时间做、题目似曾相识但还是不能下手。等等。  相似文献   
53.
由上博简《诗说》的体例论其定名与作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博简《诗说》中出现的六次“孔子日”以及以“曷”字形式出现的孔子言论,实际上都是《诗说》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诗》学观点。由这一体例可以肯定,《诗说》的作者不是孔子;而应该是孔子的门徒或再传弟子。据有关材料判断,这个门徒最有可能是子夏。因此,《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所定名的《孔子诗论》,若更名为《诗说》更符合竹简内容,也切合周秦古书的定名规律。  相似文献   
5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 一股消费“清流”——极简主义消费愈来愈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极简主义消费是人们出于社会意识或个人理念而自发采取的一种“从简”式消费行为, 覆盖个人、社会和自然各个层面。受人口变量、心理特质、情境线索和宗教文化等因素驱动, 极简主义消费对个体心理健康与行为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基本价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是认识和理解极简主义消费形成路径与影响机制的重要理论视角。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厘清极简主义消费的构念与维度内涵, 采用科学流程开发测量工具, 深化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 并从多元理论视角, 综合运用不同实证方法, 深入探索其前因后效、心理机制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55.
比较上海博物馆藏《孔子诗论》与《论语》等传世典籍中记载的孔子论《诗》的内容 ,可以使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孔子的《诗》学思想。以往人们认为孔子对《诗》只有使用层面上的阐发 ,今据上博简《孔子诗论》则可知孔子以“情志”论《诗》 ,对《诗》旨也有精确允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56.
科学理论的可错性、相对性和逼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隽 《学海》2002,3(1):108-113
科学史是一部科学理论不断被充实、修正和更替 ,科学理论中的错误内容和错误外推不断被发现和纠正的历史。把科学理论等同于真理 ,就会把科学理论绝对化和教条化 ,束缚科学理论的发展。但承认科学理论可错性的同时 ,还须予以正确理解和对待 ,要看到科学领域中的错误理论在特定历史阶段上曾起过的积极作用。绝对主义的真理观遭到了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 ,但相对主义真理观也存在着至少四个方面的错误。只要承认科学认识中存在着真理 ,科学认识是对真理的不断接近 ,就在逻辑上肯定了科学理论的逼真性 ,而在对逼真性的辩证理解中已经包含着逼真度的概念。判断科学理论的逼真度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用以确证理论内容逼真度的实践标准是多种多样的 ,然而对理论的新颖预测的证实是最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57.
孔子编选《诗经·郑风》作为教本传授弟子,不会是随意杂录。首先他对诗的内容是认同的,其次在题材选择与编排顺序上也是煞费苦心的,其中倾注了孔子对妇女、婚恋、家庭、社会教化的深刻思考,目的是借助诗的思想内容实现自己的修身(君子淑女)、齐家(妻贤母良)、治国(纳俗于礼、由俗观德)、平天下(实现礼仪教化、道德教化、政治教化从而实现其社会教化)的思想。通过研究《诗经·郑风》选编的内容及编连结构,并结合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中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孔子对《诗经·郑风》二十一首的选编、排序以及所蕴藏的思想深意。  相似文献   
58.
上博简《仲弓》与《论语·子路》“仲弓为季氏宰章”所记应该是同一件事,但两者在称渭、篇幅、结构、文字方面却差异很大。从这一现象推测,当年孔门七十子后学有记录孔子言行的风气,他们手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记录孔子言行的素材,今本《论语》就是从七十子后学的笔录素材之中精选出来的,它是孔子语录的“节本”或“精华本”。而在另一方面,七十子后学又在原始笔录素材基础之上进行扩充和阐发,大小戴《礼记》中记载孔子应对弟子时人的文章以及上博简《仲弓》、《子羔》、《鲁邦大旱》等,就是孔子语录的“繁本”或“扩写本”。  相似文献   
59.
上博简《诗论》第25简评析《诗.兔爰》篇“不奉时”之语,不应当理解为此诗表现的是生不逢时之叹,而应当理解为是对于此诗不遵奉“天命(时命)”的批评。由此我们可以加深对于孔子天命观的认识。孔子从恭敬的角度指出人们应当顺从天命,但他更强调在天命时遇面前要自强不息,积极奋斗,《兔爰》篇所显露的那种冷漠对待社会、只求一己之福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60.
中国青少年积极发展量表是一个多维度的测评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积极特性(即品格、能力、自信和联结)的量表,共98个项目。为提高量表的应用推广性,本研究基于一个大样本数据(n=16317, M年龄=13.13岁, SD=2.52岁)创建了一个该量表的简化版本。通过一系列的验证性因素分析、项目筛选、信效度检验以及交叉验证,简化后量表共48个项目。结果显示,简版量表与原始完整版量表有足够的概念重合度和剖面相似性,且具有可以接受的信效度和测量结构的等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