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熟练维-汉双语者汉语语义的通达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跨语言非掩蔽启动条件下的词汇判断实验范式,通过变换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的关系,研究了熟练维-汉双语者两种语言间的语义通达方式。结果发现,无论是维语作为启动刺激,还是汉语作为启动刺激,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无论是翻译关系,还是联想关系,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的识别都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两种方向的启动量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对于熟练掌握维、汉两种语言的维吾尔族大学生而言,两种语言无论在词汇表征上,还是在概念表征上都建立了很强的联系,两种语言间词汇通达的不对称性已接近消失,支持了Kroll等人提出的整合的层级模型。  相似文献   
102.
孙克星 《法音》2007,(6):8-11
“自性”和“佛性”是《六祖坛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其中犹以“自性”概念在《坛经》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令人瞩目。在《坛经·行由品》中,六祖惠能就谈及其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并向五祖弘忍说到:“何  相似文献   
103.
“亚决定性”是知识论和科学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这个概念的一种阐释是把它对应于可靠探索的不可能性。就是说,在一个(经验)问题中,给定一些公设和一些供选择的理论或假说,如果逻辑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理论选择的方法能满足一定的可靠或成功标准,那么相对于这个标准就存在亚决定性。从这个观点看,亚决定性总是相对于一个问题设定,尤其是公设和成功标准而言的。本文从这个角度对近来的统计因果推理研究作一番梳理。首先,基于数理统计中的一致性概念,我会讨论和分析一系列可应用于因果推理的成功标准。对每一个标准,我会用一个相对简单的条件来刻画它对应的亚决定性。然后我对文献里一部分重要的结果作一个综述,以澄清什么样的公设可以消除什么样的亚决定性。  相似文献   
104.
《社会心理科学》2009,(6):7-7,66
错误概念是历史上研究之初、学者们首选的术语。错误概念的意思是“对事物含糊的(vague)、不完善的(imperfect)或者是错误的(mistaken)理解(understanding)”(James H.Wandersee,Joel J.Mintzes,Joseph D.Novak,1994)。Arthur Louis Odom(1995)在研究中也主张用“错误概念”,他说“错误概念是学生拥有的与通常从科学家那里获得的概念不同的观念(ideas)”。  相似文献   
105.
国内外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质量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己成为老年保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文献资料,对生活质量的概念,生活质量国内外研究动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从研究方法与角度、研究范畴两个方面综述了近20年来经典针灸概念术语的研究概况,认为,目前针灸经典概念术语研究已有若干成果,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系统研究阙如、研究方法不足、文化角度的研究缺乏微场立场、缺乏,临床立场的研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7.
故事板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品设计领域,产品设计师与客户、使用者、设计团队成员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的各个阶段,设计师生成的想法和设计概念在这些人当中交流传递,对之进行讨论、批评、选择、评价.其沟通的方式有很多,故事板作为一种视觉化的语言,则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在设计的各个阶段,故事板起到不同的作用,相应的,其形式也不一样,能帮助不同背景的人理解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108.
熟练维-汉双语者第二语言的概念表征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母语为维吾尔语,第二语言为汉语的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为被试,使用语言内和语言间启动条件下的真假字判断任务,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熟练的维汉双语者的第二语言的语义表征的特点,即他们的第二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共同存储的还是独立存储的。结果发现,实验1语言内启动条件下,即启动刺激(维语)和目标刺激(维语)之间具有语义联想关系时,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实验2(启动刺激为维语,目标刺激为汉语)和实验3(启动刺激为汉语,目标刺激为维语)的跨语言启动条件下,都产生了显著的启动效应,说明被试的第二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共同存储的。这些结果表明:被试的第二语言的概念表征是同第一语言的概念表征共同存储的,支持了共同存储理论。  相似文献   
109.
概念转变理论及其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转变是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20多年来,研究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研究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朴素理论的多个概念转变理论,成为后续概念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概念转变理论得以继承和发展,表现为融入了社会、情感等因素并具整合的趋势。本文对当前国际主流的概念转变理论及其发展加以评述,并从问题、方法和视角等方面对未来的概念转变研究加以展望,提出构建更具普适性的概念转变理论框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0.
语言学界对隐喻的研究集中于从概念层面对隐喻进行认知分析,而淡化了对语言表达层面隐喻的典型特征做形式化的概括。然而,概念层面的隐喻却必须通过语言形式层面的隐喻表达来加以体现,隐喻的语言形式对隐喻的理解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现象被纳入机器理解的研究范畴之后,隐喻的计算机制研究也开始要求高度地形式化隐喻的语言表达。鉴于此,本文面向隐喻机器理解,采用语料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大量实际隐喻语料出发,总结汉语隐喻的语言形式的复杂性特征:语言隐喻主要成分取值的不确定性、语言隐喻各成分出现与否的不确定性、隐喻嵌套和递进复用现象的普遍性,进而指出面向计算的隐喻研究困境以及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