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在幼儿教育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一次家长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家长都不知道孩子的学习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认知规律。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引导,致使在儿童教育上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和歪曲教育规律、发展规律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孩子们“伤”在了起跑线。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呢?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教工作实际,感受到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是促进儿童快乐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2.
王琴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126-127
一、对篮球文化的理解 体育不仅是一种社会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篮球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亚文化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种种有趣故事,给人以启示和鼓舞,使人增智和受到教育,篮球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融入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掌握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身体运动规律和支配规律的各种技能与能力;篮球文化以独特的活动形式最形象地展示人体优美形态和心灵气质,和谐地反映人类对现代社会文明生活的创新,完善和追求。  相似文献   
93.
对于目前清华简《保训》之"中"的涵义,多数学者或者仅仅以文字学、文献学的依据去解读,或者理所当然地以儒家的观点去解读,然而无论哪种解读,都存在和《保训》文本内在逻辑相矛盾的情况。笔者以为对《保训》之"中"的解读不仅要有文字学和文献依据,同时也要符合原文的内在逻辑。笔者认为《保训》之"中"训为"常"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94.
李军政 《中国哲学史》2013,(1):41-44,65
对于目前清华简《保训》之"中"的涵义,多数学者或者仅仅以文字学、文献学的依据去解读,或者理所当然地以儒家的观点去解读,然而无论哪种解读,都存在和《保训》文本内在逻辑相矛盾的情况。笔者以为对《保训》之"中"的解读不仅要有文字学和文献依据,同时也要符合原文的内在逻辑。笔者认为《保训》之"中"训为"常"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95.
<正>在人世间,我是一个教书匠。我的身份在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替了3次:高中毕业当教师,然后上大学;本科毕业当教师,然后又上大学;博士毕业当教师至今。幸运的是,在每个人生阶段都遇到"贵人"相助。这些"贵人"也都是教师。由于他们的扶持,才有了今天的我——又一个教书匠。我在专业上也交替了3次:从绘画到小提琴,从小提琴到作曲,从作曲到音乐学。同样值得庆幸的是,我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在哪一行都  相似文献   
96.
毛主席曾经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不懂得那件事情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系,就不知道那件事情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那件事情,就做不好那件事情。我们写歌曲也应该是这样,要想创作出真正流行的歌曲我们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流行歌曲的基本特点,找到歌曲与时代与人民群众的特殊关系,找到流行歌曲创作的一般规律和流行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7.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中国舞蹈自先秦以来,历经几千年的变化。都是一个渐次演进、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98.
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如史前时期人类都经历过穴居、半穴居或巢居的生活.游牧阶段,世界上所有的游牧民族都过着随时可以迁徙的帐蓬生活.到了农业时代,人们得以定居下来,他们以最便利的建筑材料:土、木、石、茅草来建造自己的居室.  相似文献   
99.
崔自铎 《现代哲学》2001,2(3):21-24
实践规律是一个全新的问题,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称之为新实践论,或者叫作关于实践问题的新理论。本文就是以实践规律的研究为中心,对新的实践理论之创新之源、价值、意义和内容,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0.
道,理之者也     
入道以来,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是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难回答的原因大致有二:第一个原因是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告诉了我们"道可道非常道"以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也告诉了我们"不可致诘";第二个原因是因为道是一个"独立而不改"的整体,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