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医疗行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也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因此,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医疗过失难免会发生.因此,对于医疗过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不宜过于宽泛.结合1997年刑法的规定及刑法基本理论,阐述了认定医疗刑事责任的根据,限定了医疗过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2.
片石滴水     
《佛教文化》1997,(6):23-23
游神户海湾山海湾登艇同游览,潮白水情永不改,既广且深不自满,能忍能藏又能载;珊瑚琉璃真珠等,珍宝丰富又多彩,风掀浪涌自如如,有容乃大百川汇;昼夜如斯水常流,潮汐守时不懈怠,云开日照现长虹,金波闪闪如织彩;舟船舰艇任往来,虾蟹鱼龙共存在,蜃楼海市虽如幻,万象森罗咸印海。赴日七绝二首朱越利10月20日至298,随中国佛教代表团赴日本出席“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日本大会”。斯为中国历史上佛教最大规模一次国际活动,沿途得七绝两首,以志欢喜赞叹。其一待市悬空楼里园,插花藤椅浴温泉。古香佛寺呼青鹿,现代斋堂陕素团…  相似文献   
183.
南齐时代的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六法论,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在六法中气韵生动起重要作用。谢赫分析了六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形需要技巧,神进入品位,从而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艺术标准。  相似文献   
184.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卢瓦尔河畔的图尔市,他穷尽一生精力写出的《人间喜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巨大工程。  相似文献   
185.
当今,中国绘画艺术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姿的多元化局面。但能够打动人们心弦、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却不多见。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不少画家被商业观念所左右,心浮笔躁,形式上强装学术,故作深沉,技法上偏重于  相似文献   
186.
颜峻 《中国哲学史》2023,(1):117-124
量论是熊十力思想拼图中重要且零散的一部分,从牟宗三到当代学者都做过补充、完善的努力,但是学者极少论及熊十力的量论存有前后不同的阶段及不同的呈现状态,所以,并不能笼统的把各个时期的量论思想互相填充。熊十力的量论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新唯识论》为代表,依于佛学量论而自出机杼;第二时期以《原儒》为代表,彻底跳出了佛学量论的思维框架,创发出儒家量论的基本框架;第三时期以《明心篇》为代表,建立起知识-道德圆融不二的认识论-工夫论体系。熊十力量论体系虽不完善,但后人也难以真正为它补全。  相似文献   
187.
中国画中的桥分为三类,即一、写实性的桥;二、虚实相间的桥;三、虚写的桥。桥的隐喻是多重的,较多的暗示更可能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博大胸怀。桥是独善其身的无奈选择,并非真正遁世,而一旦有机会定是从山林复归天下。天下才是他们真正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8.
高洪福 《学海》2002,(3):164-166
不同的文学史观念隐含着对文学这一艺术形式的不同看法 ,而文学理念是随着时代、环境和不同的个体、空间而变化着的 ,这给不同的文学史观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存在的合理性。既然是“史” ,对它的分析评判就必须尊重具体的历史时代和历史语境 ;谈到分期 ,就必须找出最能体现其命运发生转折或改变的临界点。本文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及文学自身的性格特征出发 ,重新界定现代文学史的时间跨度为 1898至 1978年  相似文献   
189.
青词琐谈     
长虹 《中国道教》1990,(2):19-22
中国文学史上,有相当数量各种体裁的道教文学作品,青词就是其中的一种。青词,又作青辞,亦名绿章,是道教斋醮时献给天神的奏章祝文。唐李肇《翰林志》说:“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朱字,谓之青词。”宋程大昌《演繁露》说:“今世上自人主,下至臣庶,用道家科仪奏事于天帝者,皆青藤纸朱字,名为青词绿章,即青词,谓以绿纸为表章也。”一、青词得名时间小议青词之名始自何时?一些辞书、类书中的青词条目,都援引李肇《翰林志》的解说。李肇是与白居易同时为唐宪宗元和年间的翰林学士,《四库全书总目》对《翰林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