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编制大学生自慰程度取向问卷。方法:通过对259名大学生先进行调查,后对报告有自慰行为、且问卷有效的160名学生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另行施测120名大学生,对其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大学生自慰程度取向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大学生自慰程度取向问卷包含20个项目,可聚合为戒断反应与耐受性、拮抗情绪、负面影响和易唤醒度四个因子。四个因子的载荷范围是0.542-0.846,四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5.95%。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68-0.928,分半信度为0.623-0.915,重测信度为0.882-0.90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RMSEA小于0.08,CFI、RFI、IFI、NFI、NNFI都在0.90以上。结论:该问卷的因素结构清晰,信度和效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2.
高良  郑雪  严标宾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041-1045
幸福感本质上是文化定位的,然而以往的幸福感研究大都只关注中西幸福感的共同性,而很少考虑两者的差异性。以中西自我建构的差异代表个人—集体主义文化的差异,通过对比中西自我建构与幸福感的差异,发现中西幸福感在本源、意义、联系与时间四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人的幸福感具有明显的和谐性、价值性、社会性与未来性四个特征。中国人幸福感四个特征的确认为我国幸福感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本土化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3.
双文化个体的文化框架转换:影响因素与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化与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兴趣已经从关注文化差异转移到文化与心理如何相互影响。基于动态建构主义取向的文化框架转换(cultural frame switch,CFS)模型认为:个体完全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及其以上的文化构念网络,它们具有动态性,受情境线索所驱动,个体可以在不同文化之间根据情境需要进行文化框架的转换。CFS受到个体的种族内隐观和双文化认同整合的影响;CFS所积累的多元文化经验可以提高创造性和认知复杂性,也可能产生文化刻板化,导致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未来研究可以探讨CFS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细化研究,考察主流群体成员的CFS,重视整合视角的研究,运用多元研究方法。借鉴该领域的研究思路对于考察我国的少数民族等多元文化个体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4.
新世纪乡土小说聚焦“流动农民”已成为引人瞩目的创作现象.在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城市和乡村与乡村之间迁徙流动的农民,比“在乡农民”更深地卷入到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时代大潮中,不幸成为“双重边缘人”与不能表达自己的“沉默群体”.其外在的流动迁徙与内在的文化精神裂变,是新世纪最重要的“社会事件”与“精神事件”.新世纪乡土小说对流动农民心灵苦旅的及时发现与深入开掘,写出了乡土中国心灵史上的新篇章,具有思想史和文学史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5.
张光卿 《美与时代》2013,(11):80-80
“薄意”是寿山石雕诸多雕刻技艺中的一种独门别类的表现手法,也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少有的以技法要求与审美取向相结合而命名一种雕刻技艺。“薄意”与画像石、砖剔地雕、留青竹刻虽材质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不同的传统工艺品种之间相互渗化的结果,也是传统雕刻技艺源流的延伸和发展。“薄意”是寿山石雕刻技艺中的一种特有的雕刻手法,福州的寿山石雕不断从传统雕塑艺术中汲取营养,历经上千年的开创、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发展出圆雕、浮雕、透雕、印钮、镶嵌、薄意、微雕等七大类雕刻表现手法,成为中国传统雕刻领域里的一朵奇葩。林清卿使薄意技艺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46.
设计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这种情感也是通过具体的设计创作来表述和传达特定的艺术美。设计表现主体在物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意识、情感,对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审美取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审美取向又在具体的设计创作、设计活动中加以应用检验。我们应认清和把握这种关系,理解在设计艺术领域中不同的情感对审美的影响,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推动现代设计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7.
浅谈“中国红”——现代设计中的色彩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由于环境的影响及相互交流的需要,创造了语言、行为和表情等一系列传播信息的工具,并且对不同的形、色、质都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观。长时间的积淀使这些认识形成了特定的符号。色彩符号作为首要的视觉要素,承载着设计的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现如今,在追求符号消费意识的经济社会中,社会文化语境下人们普遍存在的消费心理,使得吉祥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为代表的经济力量在中国兴起。而现代设计中的色彩符号文化形态,无论民俗审美、时尚指向还是政治寓意,都代表了中国红在吉祥语境下的价值取向,引导了设计色彩的趋势,渲染起了红色的消费潮流。以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气息的吉祥色彩——中国红为立足点,从符号学角度,通过实例分析,解读现代设计中中国红色彩符号化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8.
在对中外道德教育及文化传统研究的基础上,从德育重视人的内在品质的培养,坚持德育自觉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情理融通,重视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及德育中的地位和价值等方面论证了当代德育应在发展人的整体框架下,坚持道德教育内在性的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149.
张彦 《道德与文明》2010,(6):159-159
于公益伦理的探讨是当今伦理学一个新兴前沿的领域.湖南理工学院彭柏林教授等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的<当代中国公益伦理>对当代中国公益伦理的一系列问题作了系统而有深度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学术界首部研究公益伦理的专著.  相似文献   
150.
自油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一种门类以来,中国化油画的价值取向无不受到中国国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中国油画的价值取向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总是在结合当时的文化思想氛围和意识形态中形成了独具东方绘画风格的油画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