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94篇
  9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明末清初,以利玛窦为首的西方传教士们以“学术传教”为手段,在中国社会进行化交流和传教活动,由于两种明中在对待父子、夫妻以及仪礼规制等的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西方伦理同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伦理的剧烈碰撞。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的父权至上、男尊女卑和祭祖孝亲等伦常规范同天主教的伦理要求格格不入,互不相容,最终导致了两种不同化交流的中断。  相似文献   
852.
考察了原生家庭功能对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以及共依附和个体自我分化在其中的作用。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共依附量表、自我分化量表、关系质量指数量表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显著正向预测亲密关系质量;(2)共依附在家庭功能与亲密关系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共依附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分化的调节。因此,原生家庭功能对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53.
王跃忠 《天风》2013,(4):23-23
早年由美国基督徒倡导的“母亲节”与“父亲节”已得到了全世晃的认可,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家庭伦理果效。  相似文献   
854.
855.
学习不良儿童家庭资源的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过去20年关于学习不良儿童家庭资源的研究结果进行的元分析显示,儿童各种家庭资源的效应值变异程度不大。总体来说,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的家庭资源差异显著。一般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和教养方式优于学习不良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和教养方式。但是,两类儿童的父母期望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56.
王建永 《天风》2005,(5):51-51
"妈妈,你不要生气,过去的事情都是我错了!现在我参加基督教会,信了耶稣。耶稣说,要敬老尊长,要造福儿女。……"  相似文献   
857.
钟声海 《天风》1997,(10):39-40
我自1990年7月20日告别母校——广东协和神学院返回工场不觉度过了七个多年头,“七”在圣经中是完全的数字,但许不代表我们的事奉是完全的,正如保罗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  相似文献   
858.
宗教性测量是一切宗教社会学定量分析的基础,但是有关中国人宗教性测量的研究还为数不多。本文提供了一个中国人宗教性测量的新方案:基于神灵的宗教测量。在西方社会,基于宗派归属进行分类一直是宗教测量的基础,也长期被中国的同行所借鉴。然而这种方式默认了宗教信仰在东西方社会的同质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我们通过轮换问题对两种测量方案进行了实验和比较。研究发现,基于神灵的测量方案优于基于宗派的测量方案。为了证明这一点,文章提供了测量混合信仰、佛教、基督教的三个例证。新方案有助于解决关于宗教的认知和敏感性问题,能够回应一些看似无解的争论,给宗教研究带来了新的洞见。  相似文献   
859.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最早反思家庭伦理的思想家之一。他将平等看作人类社会的普遍公理,并试图以此改造不平等的三纲,但在一开始就不得不面对平等与父子之间的巨大张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康有为将两者放置在“三世”说的理论框架之中,在以平等为根本原则的历史进化过程中,以父子为代表的等级关系被限定为据乱世和升平世之法,从而在获得历史合理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价值普遍性,成为一种相对的价值。在《大同书》中,康有为通过追溯家庭、父子和孝道的起源,将三者还原为历史现象,并最终通过制度设计在大同世界将它们彻底消解,从而实现了平等对父子一伦的改造。康有为关于平等与父子的理论思考,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儒家的伦理基础,也开启了近代中国家庭革命的序幕。它提示我们,如何恰当处理平等与父子或个体与家庭的关系,仍是价值建设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60.
辛晓莲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6):29-32,94
同情心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和积极社会机能的动机同情,文章对国外20年来儿童同情心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其中儿童认知的发展水平是其同情心发展重要基础,气质因素中的情绪性、抑制性和调节对儿童同情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安全型依恋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儿童同情心影响因素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