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弗洛伊德是被人们研究最多的一位心理学家,也是一位对西方化有着极为广泛影响的哲学家。在他的精神分析的思想体系中,渗透着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观。弗洛伊德对于人类本性及化本质的非理性主义的分析,是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自身的阴暗面,将其置于理性的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42.
社会本质主义是关于社会类别的直觉理论,是对社会类别差异的一种生物性归因。大量研究显示社会本质主义助长了种族、性别与阶层偏见,但也可以减少对肥胖、同性恋与罪犯的偏见。在种族、性别与阶层等被强加的社会类别中,稳定性线索强,社会本质主义导致人们认为该社会类别下的群体之间的差异难以改变,折扣环境解释,进而促进偏见;在肥胖、同性恋与罪犯等个体选择的社会类别中,可控性线索强,社会本质主义导致人们认为该社会类别下的一些群体成员的污名身份是不可控的,折扣个体选择的解释,进而减少偏见。未来研究应关注导致不同后果的社会本质主义信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系统、持续、有效的干预措施,为消除偏见,减少群际冲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科学心理学方案。  相似文献   
43.
华锋 《世界哲学》2023,(1):150-159+161
本质主义在近几年模态知识论的讨论中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认可。继法恩对本质的模态性解释路径提出挑战之后,学界掀起了新亚里士多德式的本质主义的新浪潮。洛提出了一种先验的严肃本质主义,他认为我们可以凭借对给定事物的真实定义的理解而把握到该事物的本质,然后再依据桥律(□xP→□P)我们就可获得模态知识。我们认为,面对自然类事物的模态探讨时,运用纯粹的先验方法总会顾此而失彼,而采用一种混合式的分析进路将会是未来探讨如何获得模态知识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44.
45.
张雪  刘文  支焕 《心理科学》2018,(2):324-329
公平行为是个体对自己或别人不偏不倚的行为,存在本质公平与表现公平。本质公平,即个体本身渴望公平,能够依据某种公平原则做出公平行为;表现公平,即个体在行为上做出公平的表现而实质并非来自本身的意愿。研究1选取270名6~8岁儿童,采用资源分配任务考察儿童在有无社会信号作用下表现公平行为的发展特点,研究2选取300名6~8岁儿童,采用抛硬币任务来考察儿童是否会用公平程序来掩盖其不公平行为。结果表明:(1)有无社会信号条件对儿童公平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并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有社会信号条件下,儿童更多选择公平行为,无社会信号条件下,儿童更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不公平分配。(2)儿童选择通过抛硬币的方式来获取奖品的人数随着年龄增长显著上升,抛硬币的儿童报告自己得到好的奖品的概率显著多于得到不好奖品的概率。结论:社会信号作用下儿童更多会做出表现公平而非本质公平。  相似文献   
46.
翁雅各 《天风》2017,(1):33-34
本世纪初,随着“韩流”来袭,中国的许多大城市纷纷“感染”了李万熙“新天地”邪教的“病毒”。它以“免费读神学”、“免费去韩国培训”,推荐好工作,教韩语、日语、英语等为幌子,侵搅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教会。时间已经过去有十四五年了,许多教会非但没有苏醒、警醒,“感染病毒”的症状还很深,所受危害仍旧非常严重,需要加以揭露,来提醒主内的众肢体。  相似文献   
47.
曾有历史学家指出过,“如果弗洛伊德窒死摇篮之中,时代将可能产生出另一个弗洛伊德”(波林)。这话不仅意味着,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力量的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而且也暗示着,精神分析理论所阐释的,乃是人类生命内在本质的一个方面,因而它的存在、发展与流传及其对人类生命实践过程的影响作用,也都将是必然的。事实上,历史证明,随着它自身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逐步渗透于西方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对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48.
德尔图良是早期基督教的重要思想家,他的三一神学是尼西亚神学,尤其是拉丁基督教教义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他的经世三一,阐释了oikonomos[经世/排列/安排]与monarchia[君主/独一性]的辩证关系,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德尔图良用“本质”和“位格”所表达的神性一元中的位格分殊的特殊含义。  相似文献   
49.
张远来 《天风》2004,(3):15-15
耶稣基督福音所到的地方,改变了多少人的生命,给绝望者信心,给浪子以新生;给迷途的旅客指引方向;给堕落的人重生的力量……本文所记叙一位弟兄孙以权就曾经痴迷于“法轮功”导致家破人亡。最后被耶稣的圣爱,教会信徒的爱心所召唤,成为神的儿女,使他重获新生。那个破碎的家庭也在基督里得到完全的更新。孙弟兄前几天在我们教会里接受了洗礼,本文正是他在洗礼时给我们的见  相似文献   
50.
探讨邪教痴迷者人格倾向、心理特质、痴迷人格的心理模式,为反邪教工作提供心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心理控制源量表(IPC)进行测查,将痴迷者与国内常模、吸毒者、精神病者进行比较对照性研究.结果:MMPI十个临床量表显示,男性痴迷者有九项结果高于常模分值;痴迷者与吸毒者在谎分和癔症均值上呈现强相似性;痴迷者与精神病者在支配性、偏见性、压抑性、轻躁狂、精神病态、控制项目的均值上呈现强相似性;男性痴迷者MMPI中病态人格与C分量表分值呈正相关.以上研究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邪教痴迷者存在病态人格倾向和外控型心理模式.教育策略宜采取理性认知教育、正确人格行为强化和人本关怀,促其人格完善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