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13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海德格尔在50年代的《通往语言之途》中,从Ereignis(大道)、Sage(道说)与道路的关联出发,解说了30年代自Beitraege手稿开始提出的Ereignis思想。无论Ereignis、Sage还是与之相关的存在、时间、空间、世界、物等概念,都具有“道自道”的基本结构,这决定了Ereignis的运思必然走向道的思想,也内在地预示了中文翻译对于这本著作的独特意义。但是Ereignis和Sage在德语词源上无关于道路(Weg)的状况增加了在德语中思考其间关系的困难。孙周兴以“道”为基本构词元素的中文翻译有助于这一困难的克服。  相似文献   
962.
王鹏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08,31(3):602-605
心理旋转与物理旋转是人类所具有的两种动力转换能力,物理操作与心理加工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空间认知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采用2×4混合实验设计,通过控制旋转轴和旋转角度,对基于不同物理旋转经验的水平面和冠状面自我旋转进行对比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物理旋转的有限性是影响自我旋转的重要因素,水平面自我旋转易于冠状面自我旋转.  相似文献   
963.
以"大道之行"为主题的2008中国崂山论道暨首届玄门讲经活动于10月11日至13日在青岛崂山太清官隆重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指导,中国道教协会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和山东省道教协会协办,青岛崂山论道组委会承办.  相似文献   
964.
2008年5月31日上午,经历了地震考验的四川大邑县鹤鸣山幡幛高扬。来自两岸四地的500余名道教界人士,云集鹤鸣山道源圣城,举行"中国道教界为汶川地震灾区祈福追荐赈灾大法会"。  相似文献   
965.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它所构建的超人间的神仙世界让世人充满无限遐思与向往,理想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由此塑造出大量仙道人物,他们既长生不死又神通广大.神仙作为一种理想化的人物为历代文人学士青睐,并加以再创作,他们与古代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66.
967.
成德成圣是孔门教学的核心内容。孔子成德思想的内容和逻辑进路以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最为概括而精要。在孔子思想中,成德成圣的逻辑进路,是"道"→"德"→"仁"→"艺"还是"艺"→"仁"→"德"→"道"?宋儒朱熹与近人钱穆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与可比性。在孔子的成德思想体系之中,"志道"居于最高层次,"据德"是"志道"的基础和根据,"依仁"则是"据德"的主要途径,"游艺"则是居于最底层,是实现前三者的入手处。孔子之学为"下学上达"之学,他自述的进学、成德之历程正是这一学宗的生动体现。"道"、"德"、"仁"、"艺"四目在层次上是有高低的,是按照"道"→"德"→"仁"→"艺"之高低次序而列。与其"下学上达"之学宗相符,其成德进路应为"艺"→"仁"→"德"→"道"。这是一个从"实"走向"虚",从"现实"走向"理想境界"(达道)的"下学上达"的成德进路。  相似文献   
968.
《中国道教》2008,(6):61-61
9月26日至29日,伦敦中国文化艺术协会、英国文化协会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联合举办了首届英国道教文化艺术节.  相似文献   
969.
宋元时期的禅林上堂仪轨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物,既具有明显的汉地文化色彩,又标有域外佛教的印记,它效仿中国传统仪礼的经典模式,部分再现了《周礼》为我们设定的仪礼蓝图。南宋和元代禅林上堂仪轨在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世俗礼制的吸收和对传统佛教礼仪的融入,建立起更加完备统一的上堂仪轨体系。  相似文献   
970.
何修金 《天风》1996,(5):35-36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千古名言,至今仍震撼人心。 基督徒在满心喜乐盼望天国福祉的同时,还应该提倡“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