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2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基于组织的自尊(OBSE)是组织情境下个人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评价, 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行为和绩效有重要的影响。在回顾最近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了基于组织的自尊的情境化测量与结构。在整合现有相关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 构建了基于组织的自尊情境化研究的法理性框架。针对国内外基于组织的自尊研究的差异, 结合中国情境的特殊性, 对“基于组织的自尊”概念在中国情境下语义差异、语义等值和情境适用性进行了讨论。最后, 对基于组织的自尊未来的情境化研究以及在中国情境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2.
王颂  解蕴慧  马力 《心理科学》2014,37(1):146-149
基于对26名来自不同组织、有不同职业背景员工的深度采访,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概念构图法,实证探索了中国员工基于组织的自尊(OBSE)的内容。本研究发现,中国员工自尊包括五个维度:基于工作单位的自尊、基于工作绩效的自尊、基于工作角色的自尊,基于领导的自尊和基于下属和同事的自尊。本文通过对OBSE的实证分析详细介绍了概念构图法的过程和应用,为如何对新概念、新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3.
赵小云  郭成 《心理科学》2014,37(1):190-196
工作重塑是组织行为学中新近出现的一个热点话题,是指员工通过自己对工作进行重新建构来形塑自己的工作认同以及工作角色,其核心目的就是员工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再设计以获得较高的工作意义感、工作投入以及工作满意度等,进而快乐地工作。在系统梳理有关工作重塑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工作重塑概念的解读、工作重塑的方式与方法、工作重塑的预测因素、工作重塑对个体与组织的影响以及工作重塑的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便人们更深入地体会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最后,该文指出未来工作重塑的研究应继续注重理论建构的丰富与完善、关注工作重塑的个体与群体差异性以及深化工作重塑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984.
本文综述了关于行为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跨文化/文化心理学自20世纪中叶创立以来,在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差异性以及心理功能在多大程度上存在文化特异性的问题上的持续争论.第二部分探讨文化差异的魅力,论证为什么迄今的研究往往偏向于寻找行为的差异而不是跨文化的不变性.第三部分简要概述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文化偏误、缺乏等价性等问题及其对数据解释的影响.第四部分重点阐述本文题目中的主题,即跨文化差异的心理组织.这部分内容对目前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倾向,即从宽泛的维度或笼统的心理功能角度来组织和解释行为差异提出了挑战.第五部分则通过跨文化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以几个重要的传统研究领域为代表来具体说明这种过度泛化的倾向及近期的研究发展,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研究人员贡献越来越大的文化神经科学领域.最后对跨文化心理学的前景与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85.
组织成员地位通常是指组织内个体受组织其他成员尊重和钦佩的程度,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一个心理学构念。虽然组织成员地位与权力、阶层、面子、基于组织的自尊等概念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组织成员地位主要受到外在显性因素(形体特征、人口统计特征)、内在心理因素(人格、认知、情绪、行为)以及神经生理因素(睾酮激素、皮质醇激素)的影响,并能够对组织成员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当进一步区分组织成员地位的维度,探索组织成员地位的生物学基础和文化差异,关注组织成员地位的动态演化及其后果,并检验团队和组织层面地位分布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86.
谦卑型领导和自恋型领导的概念差异体现在在自我认识、对待他人态度、动机、情绪、行为方式等方面。并且,谦卑型领导和自恋型领导在管理员工、团队、组织方面分别存在优势和劣势,谦卑型领导和自恋型领导之间存在相互独立且共存的关系。基于跨文化管理的视角,研究显示谦卑型领导和自恋型领导存在潜在的文化差异,且具有不同的形成基础,并在内隐领导理论上存在差异,最后,二者均是文化适应性的结果。未来研究可关注谦卑型领导和自恋型领导内涵的文化特异性、前因变量、研究方法、文化动态建构和文化认同强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98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探寻中国社会新出路的过程中,梁漱溟等新知识分子倡导乡村建设运动。他从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的认识出发,将"伦理情谊"融入团体组织,依新礼俗为规范,从义务本位确立"团体-个人"中的新关系,以相对论的伦理主义原则培育"团体-个人"中的新观念,以"人生向上"为目标建设中国乡村的团体生活。这种坚持以民族传统资源构建新社会的伦理精神,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但因过度倚重传统伦理道德的力量而忽视其在经济社会变迁中应有的现代转换,梁漱溟的新乡村组织陷入伦理本位主义的理论困境,在"私德"向"公德"的伦理转换和培育中出现了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988.
酆都山真形图是标示冥间鬼神世界的地图,可能由宋代道流模仿六朝时期出现的五岳真形图而创立。本文利用现存有关酆都山真形图的道书、墓葬石刻和田野资料,对该图的内容和使用方法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说明和考释,在材料、观点、研究方法这三个方面补正了前人研究的若干漏误。  相似文献   
989.
李裴 《宗教学研究》2017,(1):120-124
中国道教因其崇山的传统和入山修道的独特宗教诉求形成了特殊的入山禁忌,包括入山的时间、空间、行为禁忌等.道教入山禁忌以万物有灵观为认识论前提,体现了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独特审美体验,其万物平等、和谐共生的环境美学思想对于今天建设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生态—环境美学理论,仍有其宝贵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990.
海外消息     
《天风》2017,(9):62-62
基督教救援组织在印度建立“棕榈屋”对抗人口贩卖 印度的班加拉人(Banjara)约有600万,生活极度贫困,是印度最大的流浪族群,一些父母甚至会将年轻女儿贩卖为娼妓。7月30日是世界打击贩卖人口行为日,为对抗人口贩卖问题,基督教救援组织救济饥民(Food for the Hungry)与青年使命团(Youth with a Mission),联手开展“棕榈屋”救援计划,旨在建立安全之家救援被性奴役的受害者。通过建设和发展自给自足的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