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以496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 对其网络欺负行为进行为期2年的4次追踪测试, 同时测试其道德推脱、观点采择与共情关注。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讨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发展轨迹, 并分析道德推脱、观点采择与共情关注的影响。结果发现, (1)在2年时间内, 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呈显著下降趋势, 起始水平与下降速度有显著负相关; (2)道德推脱能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起始水平, 负向预测其下降趋势; (3)观点采择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起始水平, 正向预测其下降趋势。上述结果肯定了道德推脱与观点采择对初中生网络欺负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 以网络情境支持了道德推脱理论, 部分支持了社会信息处理模型。  相似文献   
262.
"次道德"现象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从“次道德”这一社会现象出发,指出“次道德”是一个“伪概念”,其实质是违法犯罪;之后对“次道德”现象进行了深刻的伦理反思:“次道德”问题的出现,既反映了中国人精神道德陷入了危机,又彰显了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底线不断崩溃;最后探寻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63.
朱丹  李丹 《心理科学》2005,28(5):1231-1234
抽取上海市初中三个年级217名学生为被试,通过对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和问卷调查,考察初中阶段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规律,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道德判断推理与亲社会行为、与移情能力之问没有显著相关;移情能力中的个别指标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相关显著;在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水平、以及助人动机、帮助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故事呈现方式不同会对故事与自己相关程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64.
本文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提出“人的二重性与道德”的问题,试图通过人的二重性:“理性”与“情感”对道德的作用来论证道德的产生与维系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二者,并对人的自由、责任与使命作了道德性的分析,从而揭示人类生活应当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三重境界。  相似文献   
265.
父母体罚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罚是亲子关系研究领域中一个最有争议的话题,赞成体罚的研究者认为体罚不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后果,而反对者认为体罚与儿童的道德内化、侵犯、心理健康、认知能力等都有密切关系。作者从体罚的效果、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了以往的研究缺陷、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266.
曹刚 《学海》2004,(3):172-176
诚实信用原则从一个道德原则成为一个法律原则的过程 ,是一个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一方面 ,诚实信用在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和社会利益之间确立了一个“度” ,使得民法的正当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得到不断的确证 ,从而成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另一方面 ,诚实信用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是以具体的法律制度为载体的 ,在道德特性转淡的同时 ,有着显著的法律特性 ,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从德性诚信向契约诚信、从主观诚信向客观诚信、从人格诚信向制度诚信的三个转化。通过上述考察 ,为我们思考道德的运行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67.
王颖  俞树彪 《学海》2004,(4):173-177
制度文明制约着社会主体的精神文明 ,而制度体系的每一社会制度 ,无不是对社会关系根本层面或某一具体层面的规范化。合理的制度安排 ,正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富有成效的依托和杠杆。只有加强制度伦理的道德建设 ,完善以制度为核心的道德建构 ,才能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68.
美容医学伦理宣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容医学是维护健康美与生命美的崇高事业,是医疗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69.
张娃 《天风》2004,(12):i008-i008
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参路10:25-37),耶稣称赞了救死扶伤的撒玛利亚人,看他行得好,并要我们都“去照样行”。我曾猜想,如果那天这个撒玛利亚人在路上遇到的不是受伤之后的行人,而是这个行人正在路上遭受强盗的抢劫与殴打,他还会奋不顾身、见义勇为吗?耶稣对他的肯定告诉我们,他同样会的,要不然他就不是耶稣所说的“好撒玛利亚人”了。  相似文献   
270.
关于信仰危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个合理的、健康的社会往往至少由两套社会机制来维系,一套是较为健全的政治、法律制度(如民主政治等) ,另一套是社会的道德准则(它往往和宗教信仰或伦理体系分不开)。前者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但它主要应是保护人民的各种权利和要求人民对社会尽一定的义务,而后者则往往和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