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4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不关注环境问题,给资源环境、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破坏。生态伦理兴起。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生态观历经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主义再到弱人类中心的过程,理论上逐渐完善了生态伦理学,开始了更加关注自然价值存在的环境伦理学,并开始"东方转向",事实上,中国先哲早在两千年多前就已经开始把人和自然放在统一的"道"的背景下,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于人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天人合一",值得现代人借鉴反思。  相似文献   
262.
《学海》2017,(1):93-101
合作治理要求多元治理主体具有与治理复杂公共事务相应的治理能力,而道德能力则是治理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后工业社会复杂性的日益增长以及服务关系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内在地要求唤醒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能力。这就需要公共管理者在处理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时,要有相应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及道德行动能力。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能力必须通过制度重构来实现,这即是说,通过道德的制度设置使得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能力及道德感得以唤醒,并成为其普遍的行动范式,这就要通过制度安排从根本上改变其生活秩序与心灵秩序,而制度重构对公共管理者来说是一个生活秩序与心灵秩序同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63.
《学海》2017,(6)
探讨义务冲突中"义务"的来源,应当根据功效的不同,将问题分为"未履行义务的来源"与"被履行义务的来源"两个方面。除了包括刑法中明文规定的不作为义务外,考察未履行义务的范围和种类,要密切联系不作为犯中的作为义务来源。基于"冲突状况的发生不能归责于行为人"这一要件,理应排除先前行为、法律行为所引起的作为义务;基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道德上的作为义务也应被否定。关于被履行义务的范围是否包括道德义务的问题,有肯定说、折衷说与否定说三种观点的争论。与整体法秩序相协调的、保障一定生活利益的道德义务,能够成为被履行义务的来源。  相似文献   
264.
目的:以中国传统的财富观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实验法,探讨道德、热情和能力在贫富心理融合中的作用。方法:613名社会人士参加了实验,两个实验分别操作了穷人和富人身份。结果:无论对穷人还是富人的心理融合,道德、热情和能力三个因素对心理融合的主效应都显著,且道德因素的效应值最大。这表明,人们对贫富群体的心理融合存在"道德突显效应",即道德因素在人们对穷人和富人的心理融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5.
人类道德危机与宗教伦理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诚 《法音》2005,(1):14-20
如何准确把握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如何充分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具体到道德领域,如何积极主动地运用宗教伦理思想体系、宗教道德规范中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成分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新世纪宗教工作的重大课题。认真研究这一课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陷入日益严重、不断蔓延的道德危机的世界人类来说,又具有广泛的世界意义。这一重大课题需要众多有识之士共同参与,本文试作粗浅探讨。一、当代人类陷入严重而又紧迫…  相似文献   
266.
《天风》2005,(7):40-40
十条诫命的道德命令显然是以神的慈爱和公义等属性为基础的。十条诫命的头四诫是关于我们与神的关系及对神的责任,后六诫规范了人与人之间当有的合宜关系与职责。圣经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基于人与神的正确关系上的。  相似文献   
267.
道家和儒家的立足点都是现实。不过,所不同的是,道家是人的现实——人性自然;儒家是社会的现实——社会制御。所以,前者强调的是人性自然需要的一定满足,以个体的特性作为行为决策的依据;后者推重的是对社会理想的设计,一切以行为主体的意志为依归,无形中剥夺了个人道德自由选择的权利,使道德法律化,在根本上驱除了道德的滋生点。在自然界,道家认为人与万物是一体的,人是万物之中的存在,在思维的逻辑上,显示的是从万物到人的特征,而不是从人到万物的方向。儒家显示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人是自然界的主宰。道家人与万物合一的价值观,在物我、人己关系上,显示的是先他人后自己的方向,物我、人己是一个统一体;儒家的价值追求则是先自己后他人的向度,是自我本位主义。  相似文献   
268.
为何要构建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人与自然具有事实和价值的双重关系,并从生态学的理论背景进一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论述了构建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69.
信仰的境界     
信仰就像人的清白一样:一个是能让人看到的清白:一个是自己能够切身感受的清白;一个是坦荡无私的清白。一个人的信仰只有心灵坦荡、灵魂清白、表里如一,信仰才能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反之,心灵自私、灵魂不纯、心口不一,就会因这样的人生态度而陷入心灵不安、精神空虚。最终导致信仰生活处于满足个人利益和欲望的境地,最终导致信仰的毁灭,让纯洁的信仰失去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270.
转型时期的社会公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刚 《学海》2005,(1):90-98
我国当前正面临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转型 ,社会公正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要解决公正问题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 ,即共产党领导和正在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理当成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同时也应吸取西方公正理论中的合理要素。解决公正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有制度性的建构使这些理论真正落到实处 ,成为能动的实践力量。本文从此思路出发对当代转型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以及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