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文认为达尔文思想中隐含有与”自然选择”相对的”道德选择”概念.达尔文的”道德选择”概念指的是同时具有利己的个体本能和利他的社会性本能的人所做出的一种以群体福利为价值目标或善,在特定社会舆论的作用下发生的对利己与利他这两种相反的行为动机的自觉抉择,它是人的社会性本能能够发展到良心的关键性步骤.达尔文思想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为这两种本能或情感找到了”自然选择”的基础,即从自然选择论出发来解释这两种相反的感情的起源.自私这一面可以用”个体自然选择”来解释,社会性本能可以用”群体自然选择”来解释.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达尔文的群体自然选择思想,因而忽略了达尔文思想中所隐含的”道德选择”思想.  相似文献   
992.
道德资本作为一种精神资本、文化资本和价值资本,全方位地渗透于企业经济管理的诸方面,对企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它可以提升体育企业经营的道德境界、打造人性化的体育产品、增加体育企业的道德资产,从而最终实现体育企业做强做大做久,并保持基业长青与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体育企业的道德资本,需要从道德环境建构、企业道德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入手.作为企业“软实力”的道德资本,道德资本无疑对提升当代中国体育企业整体素质与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正>杨时(1053—1135),程门高第,闽学鼻祖,是洛学南传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一代理学宗师①,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其晚年讲学东林书院,从游者千余人。长期的教学实践造就了杨时独特的"学习"之道。何谓"学习"?杨时给出的定义是:"大概必践履圣人之事,方名为学习。"(《杨时  相似文献   
994.
阮航 《哲学动态》2012,(5):75-81
对于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论分析,究极说来还得基于对人性的理解。儒家伦理中人性论的发展较为充分,从其源头看,又以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最具代表性。本文拟结合孟、荀的人性论,比较他们对经济伦理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说明人性论与对经济伦理问题的理论分析之间的关联。孟子与荀子均处战国乱世,都颇为关注其时的"经济伦理问题"。孟子每见一位国君几乎都要谈到其时经济中的伦理问题,并归之为"无恒心"的表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  相似文献   
995.
韩丹 《哲学动态》2012,(4):63-68
腐败是典型的政治问题,但是腐败辩护却是典型的道德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为腐败行为提供合理化辩护的现象广泛存在,其中两种流行的腐败辩护模式应当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其一,诉诸善的目的的"善意的腐败";其二,诉诸必要的恶的"肮脏之手"。两种腐败辩护模式共同体现了述行不一致的悖论式特征。但是,"善意的腐败"导致伪道德困境,进而带来新的道德混淆;而"肮脏之手"触及道德困境的实质,进而打开了如何从"应该"到"做"的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关于制度及其体系建设的讨论异常热烈。诸多公共事件的爆发,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郭美美事件都引发了人们对制度的诉求。另一方面,范跑跑事件、小悦悦事件又激起人们对良心的追问,引发了全体国民对道德的呼唤。制度与道德孰为重要,两者在社会道德体  相似文献   
997.
作为一种国家形式,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民主在近现代社会的竞争力源于其价值规范性基础,换言之,现代法治国家的民主制度与理念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蕴。就此而言,民主是一个道德范畴。按照目前颇为盛行的民主类型的三分法,如果说自由主义民主所凸显的道德价值是个体的自由权利,共和主义民主所强调的是共同体的团结,那么审议民主所主张的就是在维护个体自由选择权利的前提下,努力以法律的形式来实现团结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998.
晏辉 《道德与文明》2012,(5):120-127
政治生活走进伦理学涉及"应当"与"能够"两个方面。政治生活"应当"走进伦理学的正当性基础在于政治生活的本质和伦理学的目的。政治是有关公民之根本利益分配的所有方面,政治的首要任务是提供"公共秩序",这是使社会良序运转的直接基础;政治应为每个公民提供平等的政治权利、公平的经济权利和多样化的精神产品。伦理学作为关于善与正当性问题的学问,除了规定个体行动者之行动的正当性之外,还必须规定集体行动者(企业、行政机关、国家)之行动的正当性。因制度性缺陷和权力滥用造成的损失有可能比个体因不遵守伦理规范造成的损失更大。政治生活接受公民的伦理反思、批判与规定乃是公民的正当性要求,在伦理学中应有重要位置。政治生活"能够"走进伦理学的现实条件取决于伦理约束权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必要性在于权力拥有者可能有利己动机;其可能性在于执政者因有德性而产生的自律以及社会舆论的强大监督。  相似文献   
999.
<正>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老人倒地无人搀扶"、"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件的出现,使人们感到震惊。一时之间,众说纷纭。一些同志认为,在看到存在严重问题的同时必须看到社会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以此来建立我们的信心,采取恰当的对策;一些同志认为,面对道德  相似文献   
1000.
现代人伦理生活境况中一个重大改变在于德福之间固定的、一元决定论的关系不复存在了.于是,对于现实的幸福而言道德成为“不彻底”的规划方案:一方面,国家共同体中的幸福规划成为“被幸福”的现实;另一方面,个体化追求幸福的规划却成为“被幸福奴役”的现实.现代伦理生活中的幸福是一种“缺失感”、“不在场”的存在.这不是简单的有德无福、无德而有福的道德悖论现象的延续,而是现代德福观、德福践行模式的转变.如何克服道德规划的不彻底性,打破“在……途中”的幸福魔咒,成为重大的现代性课题.扭转道德哲学模式,一种接近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世方案,注定不是在终极的幸福家园中的生活,而只是在历史生活中的幸福,克服“物化”的幸福生活逻辑,改变不幸福的当下因素,过一种有伦理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