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5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传统技术伦理学的外在进路影响了其实践有效性的发挥,荷兰技术哲学家维贝克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物化"的思想,认为在具体情境中技术物与人共同构成复合的道德行动者,技术物也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意向性和自由,能够承担起道德调解的作用,因此主张对技术物进行负载伦理价值的设计,使技术物在道德实践中发挥"行动者"的作用,对使用者的行为产生道德引导和规范作用。"道德物化"可以通过设计者的道德想象、扩展建构性技术评估和情境法得以实现。"道德物化"思想的提出超越了传统技术伦理学的二元分析框架,由外在进路转向内在进路,在技术的发展、使用及其社会嵌入过程中发挥了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92.
<正>本期排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都专门或者也讨论到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包括一篇讲宗教与科学的文章。自从科学无神论产生以来,宗教有神论先是和政治分离,自然,也不能再过问军事、经济等问题了。由国家主导的教育,也借此逐步从有神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学术上,先是科学,后是哲学,也都脱离有神论而自立。在人类公众生活领域,只有道德,还被有神论当做一张牌在到处炫耀。什么"离了宗教就没有道德","信了教就道德高尚"之类的宣传,不仅常常出现在一些宗教家们的言论里,也  相似文献   
9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际多元文化的渗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失范”等现象,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公民道德建设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由此出发,阐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涵,高校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高校大学生目前思想道德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六点高校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
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极权主义导致欧洲全面的道德崩溃和良心危机,从根本上质疑了传统的良心观和道德信念。阿伦特以纳粹军官艾希曼为典型,分析了极权主义体制中的良心危机及个体原因。在此基础上,她重新审视良心概念,认为在道德中思考比良心更为根本。思考本质上是独在中的自我对话,以自身和谐为第一原则;它激活良心,使其发挥道德功能。在道德事务中,良心是人和自身的关系,意味着自身思考、自身判断和自身负责。阿伦特的自我学良心观强调个体自身在良好生活和道德中的主导地位与根本责任,捍卫了良心概念,有益于重塑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96.
以345名12~17岁初中阶段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在流动儿童父母心理控制与道德推脱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心理控制正向预测流动儿童道德推脱;(2)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在父母心理控制和流动儿童道德推脱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学校道德氛围感知间起调节作用,性别调节了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具体而言,与男孩相较,女孩的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受到父母心理控制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7.
同一个道德决策情景使用外语(相比母语)呈现时, 个体会表现出更强的功利性倾向, 即道德外语效应。随着研究的深入, 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运用元分析方法首次探讨了语言类型(母语vs. 外语)对道德判断中功利性倾向的影响, 并分析了相关的调节变量。通过文献检索及梳理, 共有19篇文献46个独立样本97个效应量符合元分析标准(N = 9672)。结果显示存在较小但稳定的道德外语效应(g = 0.23); 调节效应分析表明, 道德外语效应受故事类型的影响, 在个人道德两难故事中存在较小但稳定的外语效应(g = 0.32), 但在非个人道德两难故事(g = 0.11)与日常道德评价故事中(g = 0.12)不存在外语效应; 非个人道德两难故事中的外语效应受记分方式的影响, 多点记分在该故事类型下存在效应(g = 0.27), 二点记分不存在效应(g = 0.05); 性别和语系类型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这些结果表明语言类型对个体面对道德困境时的选择倾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道德故事类型和记分方式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98.
刘芳 《美与时代》2014,(3):152-152
浅议即兴艺术创作的定义和由来,指出即兴舞在舞蹈表演与教学中的实际地位,并且从作用和目的两方面论述了即兴舞的独特性质,充分说明了即兴舞在教学和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自铃木大拙提出禅宗思维是直觉式的以后,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方向上给予了回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对一些主要学者的研究进行述评和反思,为该领域的研究指出亟待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贵州省作为西南喀斯特的中心,连片裸露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大、地势复杂,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且贵州省同时也是我国老、少、边、穷人口集中之地,人地矛盾非常突出,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受破坏,往往加剧土壤侵蚀作用,导致土层流失殆尽,造成严重的石漠化,继而造成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现状急需开创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因此,在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展生态修复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