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约翰·密尔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独特伦理视角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新的阐释,他认为自由就是由社会合法地对个体行施的那种权力的本性和限制.密尔坚持个人自由,主张张扬人的个性,提出自由要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整体的幸福为其价值目标.尤其是密尔对自由的伦理道德诉求、对个性自由的伦理价值分析、给自由以限度、给自由以功利主义解释等伦理主张和理论建构,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自由主义理论,推动了自由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52.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在实现经济的合理性与伦理的正当性的统一过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伦理为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现提供了道德基础;经济伦理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道德支持;经济伦理推动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53.
知荣明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性完善的前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以强化社会成员对荣辱观的认同为着眼点.为此,必须注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功效性和个体功效性的统一,以利益为手段进行价值观导向,建立与健全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注意教育主体的可信性、教育内容的可接纳性、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积极认同,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54.
现代性道德合法性危机标志着道德形而上学走到了黄昏,后现代主义解构了道德本体论,把个人情感、欲望、意志等合理性感性因素整合进道德人格结构与功能中去,道德回归生活本身,生活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解构了"宏大叙事"总体化道德努力,道德话语权的个体回归使每个人都能在道德的世界自由而充分的生长,过上真正属人的生活;解构了"同一性"普遍化道德,摆脱道德形而上学的纠缠,在一个没有伦理的社会中进行自由的道德选择.在我国满载张力和快速节律的现代化过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建构,既要实现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又要汲取西方后现代主义对道德形而上学远见卓识的批评,惟有如此,我们的伦理世界更加丰富,更加成熟,从而超越现代性而后现代化.  相似文献   
955.
约翰.杜威作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哲学的改造"是他最著名的主张,这其中道德观念的改造是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道德观念丛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造,这种改遣以具体的道德判断代替普遍确定的道德原则,以期确立一种反省道德,并使道德的目的回到道德自身之内而不在自身之外.杜威认为只有这样的道德观念才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  相似文献   
956.
儒家道德缺乏公德机制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德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从100多年前近代思想家粱启超警示世人公德严重缺乏至今,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仍然是如何推进公德.在实践的工程里,借鉴古代道德资源是一个必然的课题.其中儒家道德尤为重要,因为它一直是在中国起支配作用的意识样态之一,而且儒家道德的主干德目"仁"也容易使人与公德进行自然的联系,但这是一个误区.儒家虽然重视人际关系之间的规范,但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而主要是血缘关系中的追求,体现的是自己本位的价值观,重视个人修养正是这一价值设定里开出的自然花朵,即使有"泛爱众"等公德的隐性因子,但也因儒家道德本身缺乏驱动因子而趋向夭折.  相似文献   
957.
世俗道德的产生是社会生活世俗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它具有现实性、人本性和平凡性等特征.世俗道德不可避免地陷入利益主义、享乐主义和庸俗化等困境.只有"回到人本身",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958.
The virtue of qian,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usually refers to humbleness, humility and modesty. Ancient thinkers in China not only expounded on the meaning and basis of qian, but also argued for its value. It was usually thought that the value of qian rested in its ability to cultivate virtue, promote scholarship, get along with people, and maintain enterprises. Ancient thinkers in China placed so much emphasis on the virtue of qian that there was a tendency to overemphasize qian. There is also a tradition of qian in the West, which is less likely to become excessive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East. Presently, Chinese society is transitioning into a modern society, but the virtue of qian still has value. While continuing to embrace its traditional essence, we should adopt useful aspects from the Western concept of qian to reshape the virtue of qian so that it conforms to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ranslated by Huang Deyuan from Daode Yu Wenming 뗀뗂폫컄쏷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2007, (3): 18–24  相似文献   
959.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学习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有效地解释了行为发生机制,道出了人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础。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失范行为发生的必然性:人所遭遇的社会环境,人自身的认知,人自己的行为三者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道德表现,三者的现实处境及相互作用导致了现今道德失范行为的彰显,所以那些认为道德失范行为可以通过教化予以消除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我们不能因为道德失范现象的反复出现或严重化就过度谴责道德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960.
中国人格心理学发展路径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同辉 《心理科学》2008,31(2):504-506
金文以现实困境为切入点,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对中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反思.第一,对中国现代人格心理学的现实状态进行了剖析.第二,以Mind和Mentality的区别破解了西化与本土的争论.第三,分析了中国人格心理学现实困境的两大根源:文化的错位和文化的缺位.第四,以文化排异性困境和文化缺位性困境为标准,从科学哲学层面反思、区隔和辨析了中国人格心理学的两种独立路径,即知识论层面的表层反思和方法论层面的深层反思,前者以本土化与方法论的拿来主义为主要特征,后者以本土与方法论的独立为主要特征.通过分析两种独立路径对文化排异性困境和文化缺位性困境破解程度的优劣而得出结论:只有探索和建立坚实而有效的本土方法论,才会有中国本土人格心理学构建和发展的康庄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