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4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942.
4 认真看待多元化:道德分歧和道德不同意见之间的轴线 道德和生命伦理学都是多元化的。任何关于生命伦理学的沉思,任何思考建立全球生命伦理学是否可能,都必须将道德多元化作为根基,如同多样性就是有很多意见,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各种争论都可以看成是五种平行存在的轴线或者从五种不同的尺度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943.
人的生命存在在医学哲学理论体系中具有最抽象、最简单、最根本的规定性。医学哲学的其它概念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逻辑展开和转化。同时,人的生命存在是人的健康的先决条件,而健康只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样态。因之,医学哲学应以人的生命存在作为其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44.
在诊疗工作中履行知情同意原则,不仅是伦理道德要求,而且也涉及一些法律问题。现就此提出一些意见,供医院和医务人员在履行知情同意原则时参考。  相似文献   
945.
和谐医患关系建构中患者的道德责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患者具有正常的理性自觉能力决定了其应当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导致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失责的原因在于患者的病人角色意识强化了患者无责的心理,制度设计中价值标准失衡导致患者的愿望错位以及媒体“妖魔化”医院和医生的形象加剧了患者的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情绪。患者在和谐医惠关系建构中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主要有:提高认知水平,尊重医学技术发展规律和医护人员的劳动,宽容对待具体情境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6.
药品回扣引起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品回扣是市场经济冲击医疗服务产生的赘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伦理的视角审视这一现象,认为药品回扣严重腐蚀了医生的精神灵魂,加剧了医患矛盾,增加了医患纠纷,造成医患之间的信用缺失,破坏了公平合理的医学伦理学原则,应对此严加治理,保障患者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947.
山崩地裂,突如其来,万千生命被顷刻吞噬的一场大灾难,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伤痛;八方驰援,爱如潮涌,亿万民众倾力相助的大营救,给民族精神的重生带来巨大转机。全世界在以新的目光关注中国,全中国在以新的视角反观自我。灾难中,我们看到了爱的温暖和爱的力量,经历了苦难,使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生命的有限与宝贵;灾难必将带来巨大的历史进步。灾难也昭示着: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应当重新确立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948.
西方道德责任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金鸿 《哲学动态》2008,40(4):58-64
目前随着对自由思想的反思和应用伦理学的勃兴,人们越发意识到"责任"所起到的比以往巨大得多的作用,"责任在当代道德理解中已经成为一个关键术语"[1],道德责任问题又被重新置于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地位,并获得了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49.
本文根据郭店楚墓的年代,利用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篇中出现的"性命"以及传世文献的材料,指出刘笑敢先生以"道德、性命、精神这三个复合词"判定<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说,存在问题.因而以刘先生之说为根据的种种关于<易传>年代的结论均不可靠.  相似文献   
950.
<孟子>当中讲述了一个有关齐宣王的故事,人们过分地关注"以羊易牛"这件事,而忽视了对直接导致此事发生的"见牛"的分析,从而也就没有认识到"见"当中所蕴含的道德本性.在孟子看来,我一旦"见到"了某物,它就已经依赖、从属于我,我就对它的生死存亡负有了道德责任,更不忍心去加害于它.而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不道德行为的发生,恰恰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们对一些伤害视而不见或见不到自己所加害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