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26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The virtue of qian,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usually refers to humbleness, humility and modesty. Ancient thinkers in China not only expounded on the meaning and basis of qian, but also argued for its value. It was usually thought that the value of qian rested in its ability to cultivate virtue, promote scholarship, get along with people, and maintain enterprises. Ancient thinkers in China placed so much emphasis on the virtue of qian that there was a tendency to overemphasize qian. There is also a tradition of qian in the West, which is less likely to become excessive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East. Presently, Chinese society is transitioning into a modern society, but the virtue of qian still has value. While continuing to embrace its traditional essence, we should adopt useful aspects from the Western concept of qian to reshape the virtue of qian so that it conforms to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ranslated by Huang Deyuan from Daode Yu Wenming 뗀뗂폫컄쏷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2007, (3): 18–24  相似文献   
922.
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学习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有效地解释了行为发生机制,道出了人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础。从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失范行为发生的必然性:人所遭遇的社会环境,人自身的认知,人自己的行为三者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道德表现,三者的现实处境及相互作用导致了现今道德失范行为的彰显,所以那些认为道德失范行为可以通过教化予以消除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我们不能因为道德失范现象的反复出现或严重化就过度谴责道德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923.
本研究基于Jones(1991)的问题权变模型,采用情景研究法,考察主观道德强度的结构以及主观道德强度对企业道德决策的预测作用.研究选取137名MBA学生为被试,要求被试基于所提供情景中假想参与者的行为,回答随后关于道德决策(道德识别、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图阶段)的问题.结果表明:1)主观道德强度是1维结构;2)主观道德强度对道德识别、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图有显著预测作用 ;3)结果大小对道德识别、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图有显著预测作用,而社会舆论对道德识别和道德意图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24.
具身认知作为一种新兴思潮,强调身体经验及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个体抽象概念及认知的作用。从具身认知的角度出发,考察身体和道德认知加工的关系已成为现今道德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以往道德具身认知研究,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知觉符号理论、模拟感觉运动隐喻理论和进化理论四种道德具身认知理论,讨论并分析了现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未来的研究可在多文化背景下进行,并依靠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具身认知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925.
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一直是伦理学界公认的道德评价手段或方式。但是,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传统习惯并不具有作为道德评价手段或方式应有的可操作性、主体性、功能性等特点,也不能动态地实现道德评价及其作用。因此,传统习惯即不可能也无必要作为一种道德评价的手段或方式。  相似文献   
926.
道德根源于人性,道德的最终基础在于人性的内在矛盾,道德的力量来源于道德的人性基础,人性化的生活即道德生活,是人类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27.
股市道德是对股市运行的能动反映,在一定范围内又能够起到规范股市运行,促进股市发展的作用。目前,我国股市运行中的投机问题极为突出。因此,从道德的角度对其加以剖析并寻求解决的对策无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28.
立法正统性是指人们对统治立法权的获得,行使及其产品的道德认可和信从。中国传统社会君主立法的正统性来源于儒家意识形态,尤其存在于儒家圣贤人格的设计中,即通过由圣转王,圣王一体来确保君主立法的道德合法性。  相似文献   
92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军队道德建设。小康社会军队道德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与世俱进、开阔视野,要从道德理论、道德规范、道德机制和道德实践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规划,采取多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930.
张怀承 《伦理学研究》2003,(6):28-34,67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发展到明中叶出现了反映当时市民社会道德要求的新的因素,这些因素从传统伦理道德中引发出所谓叛逆的学说,从而导致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危机。这一发展倾向,是从中兴理学的王守仁开始,至其后学泰州学派而发展到极端。它导致了传统道德的失范、伦理思想对生活的贴近和对工商市民道德要求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