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61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中国的道家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是伟大的中华文化的支柱之一,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92.
众所周知,“在日益紧张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憧憬道家的‘返朴归真’思想,回味道学的文化韵味,以改造充实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①道家始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便蕴含着丰富的“返朴归真”思想。下面,笔者引经据典从“返朴归真”的含义、缘由、途径及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93.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道家文化与儒释一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并一直受到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多年来,理论界对道家文化的讨论习惯把思维的触角伸向其所属的文化特质、文化积淀及其文化价值取向等等领域。而较少地去研究形成道家文化的特因以及探索这种文化的起源,因为后者不同于前者,对文化的寻根必须拥有大量且丰  相似文献   
594.
中国传统体育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武术、养生术、智力游戏和民俗民间体育等方面。同属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家思想。对这些传统体育实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在其形成过程中汲取了道家老庄学派思想的许多智慧,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哲学和文化特征的形成上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中国古代传统养生体育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595.
古代杭州佛教寺院医药、僧侣医师医技、寺院药材、中外佛教医药交流均有各自特点.道教与中医药学关系更为密切,道家的葛洪在杭州留下的足迹,巳成为当今杭城中医药学的名胜古迹.因此,我们窥探古代杭州佛道教医药学发展脉络,理其异同,昭其精华,恩泽后代,意义非浅.  相似文献   
596.
三、晚明哲学的情理之争任何哲学本体论的建立,都必须在性命之理上讲得通,都不得在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上落入虚妄,都必须符合情与理的真实存在,唯此,其为艺术哲学的本体论,才能真正有益于社会人生,有益于艺术创作。晚明哲学自然情性论也是这样。它能不能于性命之理上讲得通,能不能在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上不落入虚妄,直接关系着后来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的发展,自然也关系着怎样理解《红楼梦》情感本体论问题。而晚明哲学自然心性本体论又是在情与理之争中发展的,因  相似文献   
597.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对道家文化的特质予以全新诠释,认为道家文化有崇尚自然、重视个体、贵柔尚弱、擅长理论思辨、富于反省批判精神等五个方面特质,揭示了道家文化对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积淀以及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永恒价值。基于此,本文探讨了道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关系,认为道家文化对拓展中国文化的宽度和高度,助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598.
同现在一部分学者的主张不同,本论认为司马迁最初使用的“道家“并不能被看作是一种把老子和庄子完全排除在外的概念。把解释为君对臣的统制术的“无为“和吸收诸子之长的“混杂性“便是黄老学最重要的特征的论述方式,其出发点在于将道家和黄老学设定为了同一概念之上。这篇论文旨在阐明汉初所使用的道家的概念,说明它并不包含在黄老学之中。  相似文献   
599.
《棋王》与《绿化树》这两篇小说都将吃描写得极为精湛,但其中却蕴含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它们文化上的交叉渗透展示并论证了中国儒道文化的交融与互补共生。  相似文献   
600.
本文从与"希(西)学"相对的"汉学"着眼,通过儒释道的不同传承及其各自的"三统"取向,论述道家道学的古今派变和应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