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道家、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子》、《庄子》等道家(教)文化典籍中“清净无为”的人生哲理及“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等道德观念,是古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其社会功能也就趋向劝善化俗之道,即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  相似文献   
142.
释佛慧 《佛教文化》2013,(5):124-125
《普门品》全名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的第二十五品,现在较为流行的版本是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除此之外,还有西晋竺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光世音菩萨普门品》和阔那崛多翻译的《添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相似文献   
143.
南宋杨万里的易学"引史"以"证经",辟宋代易学发展之新路,于其中颇有历史哲学之精神。他认为《易》与"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易》确立起大中至正的形上之道,"史"则将此形上之道贯彻、落到实处;人们以"史"为鉴,就能更好地按《易》道所确立的精神行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易》形天下无形之理、穷天下无穷之事"的观点,强调人们的历史认识具有客观的性质;"易道之用存乎变",历史的变化是必然的过程;"易道之体存乎常",历史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的法则、规律;"易道之行存乎人",人在历史发展中居于主体的地位,从而构成其独具特色的易学历史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4.
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给予他人福祉与利益之事。《维摩经》中说:“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周”;《中论》中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檗。”可见,布施作为佛教修行的突破点,可以历炼自己的身心,增长自己的福慧,以此积累自己成佛的资粮。  相似文献   
145.
146.
凌廷堪是清代乾嘉之际的著名经学家。他提倡复归古代礼学,其礼学思想是在由清初至乾嘉学术思想领域理学与礼学之辨、尊孟与崇荀之争、以古礼正今俗的学术氛围中形成的。他采用了考据的方法研究礼学,辨析理礼字义,目的在于剥离宋儒在古代礼学研究中所加进的非儒学的"理"的性质,以维护儒学的纯正。他的礼学思想未能开辟出新的学术规模,反而要退回到原始的礼学那里,其学术气象亦可谓狭而小也。虽然他已越出了乾嘉纯汉学研究的藩篱,但是他对乾嘉新义理学所起的实际作用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7.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念。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的并立、相融和共存,丰富了和谐精神的内涵。和谐精神施于人和自然,就是天人合一,表现为宇宙秩序的和谐;用于社会,就是仁民爱物、内圣外王,表现为社会秩序的和谐;用于个体的修身养性,就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表现为自我身心的和谐;用于国族之间,就是协和万邦,讲信修睦,表现为国族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8.
肖黎民 《法音》2007,(1):28-32
“不二法门”的来历与文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后来它又演化为一个成语,经常被人站在不同角度使用。《维摩诘经》中生动地展现了维摩诘与文殊以及众菩萨之间共议“不二法门”的精彩场景。一《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著名经典。本经旨在阐说维摩所证之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故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共十四品。其主要线索是维摩以众生病故我病示疾,佛欲派舍利弗等十大弟子和弥勒等四大菩萨前往慰问,但他们皆因曾受到维摩呵斥而表示难胜此任,推脱不去;最后佛遣文殊代为探病。文殊尽管深知“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  相似文献   
149.
《维摩诘经》是佛教传入中土后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典籍之一,自东汉严佛调以迄唐代玄奘,曾历七次汉译。本文对玄奘重译此经的时间、缘由、文化背景及现实效果作了细致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0.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条件下,经肛直肠癌切除术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的可选术式之一。相比于直肠癌前切除术和经腹会阴切除术,经肛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关于经肛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以及综合治疗对经肛切除术治愈能力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本文将对经肛切除术做一系统的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