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传统孝文化的形成过程中,道教曾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道教的教化方式,对社会广大民众更具实际力量,是对儒家孝道伦理的重要补充。一人道与天道相感是道教的重一要思想。道教经典《太平经》说,天道喜善憎恶,而“孝”是“大善”。  相似文献   
132.
胡煦与朱熹对"太极""道器"理解之分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林 《中国哲学史》2005,3(3):109-116
胡煦是清初一位重要的易学家、理学家,他的思想有很多独到之处,持论酌于汉学、宋学之间,与朱子颇有异同.朱熹认为太极即是理,把理看作是万物的本体.胡煦则认为太极是本体,理只是其用,太极不仅立于形器之先,也在理之先.朱熹以理为形上之道,而以阴阳为形下之器.胡煦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则阴阳应为形上之道,道与阴阳实为一也.胡煦与朱熹对"太极""道器"等概念理解的差异反映了清初学术界思想的转向.  相似文献   
133.
杨东川 《天风》2005,(7):42-43
以斯帖记、路得记及约拿书是旧约中脍炙人口的三部传记,惟后者列入了先知书中。本书是希伯来文圣经中第三部分——“著作”(Ketubim,又称“书卷”或“圣卷”)——的经卷之一。在“著作”中,以斯帖记又属“五小卷”(Megilloth, 音译:“弥基录”,意即卷轴)之一,其他四小卷是路得记、雅歌、传道书和耶利米哀歌。五卷书分别与希伯来人的五个节期有关: 雅歌——逾越节(庆祝出埃及)。路得记——五旬节(庆祝小麦丰收)。传道书——住棚节(庆祝葡萄丰收)。耶利米哀歌——亚毕月九日(纪念耶路撒冷在公元前587 年失陷)。以斯帖记——普珥节(纪念全民蒙拯救)。  相似文献   
134.
王玄览道教重玄美学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教美学思想的范畴里,“道”(有时又称为“玄”“一”)是其本体论的核心判断。“道”是一切美的根源与归宿,是修道之人获得宗教化审美体验的源泉。早期道教著名学者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中开宗明义地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妙昧乎其深也,故能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能妙焉。”妙者,美也;玄即妙即玄即美。在道教哲学里,如何说明作为世界本原的“道”即是内在于万事万物中的本体之“道”,一直是一大难题。这个问题在美学上同样不能避免。作为美的本原的道与作为美的本体之道如何即二即一,即沟通美的本原与美的本体,使作为最…  相似文献   
13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8月26日,中国道教协会全体道职员工及北京白云观的道众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丰富详实的历史文物以及再现复原的战争场景,中国道教协会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都受到了冲击和震撼  相似文献   
136.
祖先崇拜本属于原始宗教的范畴,但在瑶族的宗教信仰中,随着数百年来道教与其原始宗教逐渐融合,其祖先崇拜已远非原初意义上的形貌,早已与道教信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瑶族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笔者近几年在云南瑶族地区调查的资料为主,从瑶族“家先”观念的发展与道教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瑶族道教成仙信仰的本质。一、道教与家先观念的发展在瑶族的宗教信仰中,“家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所谓“家先”,是他们对具备了某些条件,死后得以把灵名列在“家先单”上得到后世子孙供奉的家庭或家族祖先的称呼,并非是指本家族已亡故…  相似文献   
137.
论《庄子·天地》篇中“玄珠”与道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天地》篇中之“玄珠”本意是比喻道家的形上本体之“道”。由于“玄珠”渗入了神秘性内涵,因而道教对其进行了借用与发挥。在外丹术中,“玄珠”是水银的隐名;在内丹术中,“玄珠”是内丹的别名。道教内丹学是心性之学在其理论上的表现,随着内丹学的发展,“玄珠”又被看作心与性的代称。道教赋予“玄珠”以宗教与信仰的内涵,其对“玄珠”这个特殊概念的借用和发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庄子》对道教的深刻影响,以及道家与道教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8.
郭雍是兼山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属于程门支流.郭雍秉承义理解易之风,推崇二程、张载而又自成一家.郭雍反对象数派的<河图><洛书>衍生大易的观点.他认为<易>为圣人明道之书.到了春秋时期,大道不行,卜筮成为主流.<易>为包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人所作.对"道、象、数"的关系,郭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郭雍还认为汉代以来,象数之学附会于<易>,圣人之道熄灭无传.直到程颢、程颐、张载三先生发挥易理精奥,圣人之道才得以重现.郭雍的父亲郭忠孝是程颐的学生,郭雍作<郭氏传家易说>的目的就是继承程颐和其父的解<易>传统,阐明圣人之道也.  相似文献   
139.
二程对荆公新学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中叶 ,伴随着熙宁新政而起的是元旧学对荆公新学的批判 ,而对新学首先发难的是程颢、程颐兄弟。程氏兄弟对荆公新学总体上是否定的 ,但并不排除在某些方面对荆公新学有所肯定。其否定集中表现在认为荆公新学不知“道” ,不合“义” ,学术不醇 ,心术不正 ,企图通过否定新学来否定王安石变法 ,并力图以自己创立的洛学来代替新学在北宋中后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0.
董仲舒的易学哲学思想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丰富而深刻,主要表现在董仲舒赋予<易传>中的"元"以逻辑在先和价值根源之意义,表明"元"是一个价值本体范畴;他把<易传>的"继善成性"论改造为"天止人继"说,反映了人类在宇宙万物中之地位与意义的一种自觉精神;又把<易传>"人文化成"的思想观念发展为一种"人文宇宙观",从宇宙观高度审视人类文化,又从人类文化角度看待宇宙,观与文化观合二为一,表明了宇宙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本源和基础,而人类文化是宇宙的发展和完善.这就从宇宙观的高度肯定、突出了人文价值的崇高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