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2篇
  22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会对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在老年人中尤其突出。近些年来,研究者们从内外两方面对影响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年龄差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了解到认知老化所带来的抑制能力的衰退以及短时记忆缺陷是造成其年龄差异的主要原因。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拓展对认知老化的机制和抑制控制能力的认识。另外,可以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等脑成像技术揭示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年龄差异的加工机制及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62.
现有研究主要采用结果评价或结果反馈的方式考察评价对错误后调整效应的影响,但是任务前的社会评价怎样影响错误后调整效应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社会评价任务,以错误后反应时和错误后正确率为指标,在两个实验中考察正性和负性评价对错误后调整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验1和实验2中正性和负性评价条件下错误后减慢效应差异均不显著,说明正性和负性评价对错误后调整的作用是一致的,且不受实验任务的影响。在实验1中通过和无评价条件比较发现,评价条件下的正确后反应显著慢于无评价条件,但是评价条件下的错误后反应与无评价条件无差异,说明社会评价加速了个体错误后调整。而且在实验2中发现高低自我效能组个体错误后调整效应差异不显著,说明当前结果不受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此,当前研究说明任务前的社会评价促进了个体错误后行为调整,但是错误后调整效应不受社会评价效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3.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唯一在诊断标准中包含惊反射改变的精神疾病.相比自我报告法,对惊反射的实验室测量与总体症状关联更紧密,并已积累了较多神经机制研究成果,可作为连接前临床与临床研究的桥梁.在惊反射应用于PTSD研究的初期,它主要作为PTSD患者高唤醒症状的客观指标,但是尚未发现惊反射强度的变化与总体症状的明确关系.近年来,惊反射与情境性焦虑、恐惧抑制等新范式结合,发现特定情境下惊反射改变是PTSD患者特有的表现.惊反射在创伤应激障碍研究中所取得的新进展对PTSD病理机制的探索和临床诊断都有所启发和推进.  相似文献   
264.
先周语言即陇东方言。由于陇东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所以陇东方言历经几千年,依然不失古风,代表着古汉语的原貌.普通话形成较晚,陇东方言中的许多古字已逐渐湮没,呼吁对这些古字进行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65.
先周语言即陇东方言。由于陇东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所以陇东方言历经几千年,依然不失古风,代表着古汉语的原貌。普通话形成较晚,陇东方言中的许多古字已逐渐湮没,呼吁对这些古字进行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66.
魏晋时期,儒学陷入颓废状态,而佛道思想大兴。浓郁的佛道思想崇尚自然而率性洒脱,在其影响之下,山水画虽然得以出现却并没有取得迅速大发展,而且,六朝末期直到隋朝初期其发展一度陷入停滞。佛道人物画有所成就,在人物画中却并未形成主导。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可见,即便是在崇尚佛道的魏晋时期,画学思想体现的依然是劝诫、教化的儒家思想,这在人物画中体现得尤为显著。可见,儒家思想在传统绘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7.
正本刊讯11月1日至2日,第四届国际佛学论坛菩提心思想与实践暨《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家合注》出版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发表论文36篇,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与社会贤达180余人出席会议。论坛围绕佛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菩提心,从菩提心的概念、意涵、菩提  相似文献   
268.
正本刊讯11月29日上午,由云南省大理市鸡足山佛教协会举办的首届鸡足山迦叶宗风与山林佛教学术研讨会在鸡足山祝圣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刀述仁,省佛协副会长淳法、崇化、都罕听,秘书长雷劲,大理州佛教协会副会长惟升、惟圣、道兴,鸡足山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演诚,鸡足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269.
学诚 《法音》2014,(12)
正(2014年11月21日)尊敬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尊敬的中央人民政府驻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张晓明先生,尊敬的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来自海内外的各位长老、法师,各位居士,各位来宾: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安详示寂,悲感  相似文献   
270.
史经鹏 《法音》2014,(6):26-30
正竺道生(355?-434)是中国南北朝初期的高僧,在《大般涅槃经》传到南京之前,即倡言一阐提亦有佛性的佛性悉有论,被后人称为涅槃圣。《涅槃经》的主题之一是法身常住,那么道生的法身观是否受到此经的影响?本文将在此问题意识上重新观照道生的法身无色和佛无净土思想。对道生此二说,汤用彤先生略引经证,然仍有未尽之处[1]。兹分别论述。一道生对法身和色法的观点,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日本学者古田和弘及木村宣彰等为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