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推动大理宗教工作行稳致远。一、抓好制度机制,夯实“工作之基”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宗教工作纳入州委、州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召开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议、州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州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等,专题传达学习、安排部署宗教工作。同时把宗教工作纳入州委巡视巡察、意识形态和州对县考核等,严格落实“四级书记”抓宗教工作责任制。  相似文献   
112.
作为整部<论语>开篇的"学而时习",传统注疏都关注于"学"字,而且以"记诵或诵习传统经典"来界定其内容.这一传统诠释路径遮蔽了"学而时习"的真意.其实,"学"作为"觉或悟"、"习"作为"行",从注目于"行"本身的角度,"学而时习"的首要意蕴在于强调了人自身源初行动与对此行动之主体性觉悟的统一:一方面是不间断的行动中的觉悟,一方面是觉悟着的不间断的行动之展开.这一源初状态及其后续展开,具有一种不可诘问的源初肯定性,所以为深沉而内在的"悦";后文朋友相与之外在的乐、一般他者不知的无动于衷(不愠),就是在一种递减的意义上昭示"学而时习"的这一奠基意义.如此,它奠定着整个<论语>哲学或孔子哲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3.
田雨 《天风》1994,(9):16-18
雪兰,是一种生长在新疆雪山上的罕有植物,于是襁褓之中,父亲为她起了一个既有寓意又不乏诗意的名字。 在上海浦东新区沿街的一间小屋中,雪兰老师临窗而坐,与记者侃侃而谈。 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蔼专注的眼神,富有个性的手势,似乎在课堂为学生指点迷津,演算纷繁复杂的人生方程式。 1955年,她毕业于上海蓬莱中学。品学兼优的雪兰,获悉将被校方送往苏联留学时。  相似文献   
114.
<彖传>的成书年代聚讼纷纭,目前大致有战国前期说、战国中期说和战国中后期说三种观点.新公布的上博藏楚简<凡物流行>有引自<彖传><老子><大学><中庸>等的文字,我们认为,<彖传>当成书于<凡物流行>之前,即公元前3世纪以前,处于战国中期偏早.<彖传>很可能由活跃在楚地的子思后学整理成书.  相似文献   
115.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重点讲述了普贤行愿的实践项目,而华严祖师澄观与宗密所注疏的《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以下简称:《别行疏钞》)则依据华严圆教的义理,进一步阐发出普贤行愿蕴含  相似文献   
116.
杨笑天 《法音》2004,(5):3-10
一、菩提达摩“二入四行”“大乘壁观”的内涵及其在佛法中的地位和实践上的意义笔者曾在《法音》2000年第5期上发表过题为“关于达摩和慧可的生平”的论文,综合各种相关史料,对菩提达摩和慧可的生平做了重新考订,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1]。本篇则将重点讨论菩提达摩的禅法。中国  相似文献   
117.
李晨 《五台山研究》2023,(4):22-27+33
佛教典籍的“舍”(upeks.ā)具有多种含义,说一切有部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受舍、行舍、舍无量。参考梵、巴、汉文的相关文献,对这三种“舍”的契经源头,及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中的定义和争议,进行梳理和解读,从而归纳出三种“舍”的含义特征,并揭示说一切有部在此概念上与其他部派不同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8.
印顺 《法音》2006,(11):17-19
一、善财与福城“华严法门”中,以善财童子访问善知识为因缘,阐明菩萨行,一生精进而入普贤地的,是〈入法界品〉。西秦圣坚所译的《罗摩伽经》,仅是一小部分。唐般若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是〈入法界品〉的别译。般若所译的内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经后记说“:《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剎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1]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大智度论》所说的《不思议解脱经》;也就是“入法界”。〈普贤行愿品〉,是这一品的品名,但一般流通…  相似文献   
119.
一、效学圣贤发大愿,向上仰望勿自轻我们修学佛法,树立成圣成贤的希求心是最关键的。如《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又称《灵峰宗论》)说:鸟必学飞也,而后毛羽成。舟必学操也,而后江河济。  相似文献   
120.
大量研究显示,人们对地表斜坡的知觉非常不准确,所知觉到的坡度比实际坡度大.然而,也有研究发现,虽然言语报告时对坡度的估计会出现高估,但通过触控面板用手掌对斜坡的倾斜程度进行模拟时,坡度的估计值与实际坡度基本一致.本研究考察了不同感觉方式下采用四种不同的报告方式来判断坡度时的差别.结果发现,除手臂模拟可使坡度高估的情况有所下降以及触控面板模拟会使坡度知觉出现低估外,本体感觉和运动等均不能为坡度知觉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因此,本研究提示,虽然坡度估计在一定情境下受报告方式的影响,但其高估现象几乎存在于各个感觉通道之中,是认知加工前期的系统性提高,而非坡度视觉线索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