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何静 《哲学研究》2023,(9):77-84
王阳明在与佛教的交涉中充分吸收、融摄佛理,会通儒释,建构起新的心学体系。阳明的心本论与佛学的心本论思维、心如虚空、含容万物、无相无住、心性本觉、“寂知”等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王阳明对禅定较为熟谙,曾亲历从澄心静虑到明心见性的过程,龙场悟道与这种体验紧密相关。阳明提出良知毋需外求,应以良知而非圣人经典为是非的标准,这种思想与佛教反对外在权威的思想具有一致性。阳明转化佛教顿悟渐修的哲理,强调悟后仍当起修,同时还认为致良知工夫无有穷已。阳明还吸纳佛门的无相无住思想,构建了良知境界。  相似文献   
352.
一中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尽管如今已经无从查考印刷术确切的起源时间和地点,但是最早积极使用这种"先进技术"的领域是印制佛经。向达在《唐代刊书考》中说:"中国印刷术之起源与佛教有密切之关系。"历史的记载和实物的发现,都证明了佛教对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是有贡献的。明代大学者胡应麟曾考证说:"雕本(印刷)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中国最  相似文献   
353.
如今商潮汹涌,波及佛门。有僧谓:可以经商。理由是:有助教化。这真是:看穿幻世求菩提,一心只为了生死;身披袈裟忙营利,一念贪执何日尽? 佛教传世数千载,历尽多少磨难。世乱粮绝之时,佛子何曾入俗经商。而今未至绝境,何虑衣食?佛门崇尚随缘度日,何须财谋?  相似文献   
354.
《中国道教》2009,(6):61-61
张泽洪先生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7卷第5期撰文指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唐代社会,是道教、佛教兴盛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长安,亦是全国道教、佛教活动的中心。唐代长安佛教寺庙、道教宫观数量众多,各名山高道、高僧汇聚于此,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355.
在《佛教文化》期刊社接到的读者来信之中,有一种突出现象令编者们越来越注意,这就是读者自发地就一些与佛教有关的现实问题开展理论探讨,主动写文章发议论,对于佛法如何与现实人生很好地结合起来,表现出十分积极的探索精神。其中有两个议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佛教是不是迷信?佛教与气功等“社会热点”有什么关系?这期发表的头一篇《佛教不是迷信》,就是山东省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专家的来稿,另外从第4期发表浙江李赓扬先生关于佛教与气功的文章后,读者有关这一话题的来稿就更多了,本期也选发了一篇。这些文章都不是“专业论文”,不拿架子,少引经据典,但往往很有动人之处,原因在哪里?我以为就在于这些读者朋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反求诸己、现身说法,不是一听到别人批评就跳将起来,而是首先反省自己对不对,对在哪里?不对在哪里?不是讲些大道理而己,而是以亲身体会娓娓道来。以上这种良好态度我们往往习惯称之为“科学态度”,其实对真学佛的人们来说,勿宁说是“佛法态度”更贴切 。愿我们大家多多反求诸己、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356.
宏愿与失落     
在中国这古老的国度中,许多人与佛教文化有不解之缘。回想起来,令人感慨万端。一些人难以理解的佛教,对另一些人却是那么难以割舍。这便是每个人在根、缘、德三项因素方面的差异。或许可以这样理解。  相似文献   
357.
周祝英 《佛教文化》2009,(3):102-107
弥勒是佛教中影响广泛、地位重要的佛菩萨。弥勒是梵语的音译,意为慈氏。他与释尊是同时代人,随释尊出家修习,释尊曾预言弥勒将来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弥勒先于释尊入灭,上生到兜率天宫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尊灭度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到人间,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继续弘扬佛法和普度众生,终究成佛。西晋竺法护译的《弥勒下生经》云:  相似文献   
358.
奘真 《法音》2020,(2):38-38
庚子新春,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危难之际,海外佛教界无论东方西方,无论南传北传,无不关心着疫情,关心着中国佛教界,关心着这片神州热土。疫情来袭一句慰问三冬暖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主席潘 瓦那密提在疫情发生后迅速给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发来慰问函,代表“世佛联”及所属机构,对我国发生的疫情表示深切关注和诚挚慰问。  相似文献   
359.
(9)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为什么对于佛法有人相信,有人不信,有人排斥呢?这关系到各人的根基。  相似文献   
360.
王帅 《五台山研究》2023,(3):20-25+31
印光法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反映了其家庭“奉儒守官”的家风,对印光“儒佛融合”“以振兴佛教为己任”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出家之后,法名圣量,字印光,号继庐行者、常惭愧僧、普陀僧、粥饭僧。这背后既蕴含着印光对于自己弘法事业的定位和期许,也可以看出其作为佛教领袖自觉振兴佛教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更可以看出印光谦卑恭逊背后的勇猛精进与坚定自信。从印光使用别号的时间、频率和场景,也可以看出其弘法实践中“善巧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