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4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学诚 《法音》2014,(11)
正一、身心二苦困扰人生,佛法智慧提升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疾病,简单来说可以分成身病和心病。身病就是身体方面的问题、身体的痛苦;心病,就是内心的问题、内心的痛苦。佛教一直以来都与"医"有着密切的关系。释迦牟尼佛被称为"大医王",《杂阿含经》中说:"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如来、应、  相似文献   
282.
正如何论定原始佛教对于阿罗汉的立场?又如何论述阿罗汉呢?"阿罗汉"在原始佛教的地位中,被视为是最高层次的解脱之目的,同时也是修行最终果位。倘若我们要厘清"阿罗汉"的本身概念,就必须追溯古印度社会当时对于人一生的基本看法与规划。古印度时期,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称为"四修行处所"(或曰  相似文献   
283.
正韩国、中国、日本三国的佛教代表团于佛历2558(2014)年11月18日至19日在韩国举办"第十七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大会以"佛教思想的和平实践"为主题举行国际学术演讲会,是以各国的和平思想和实践事例为中心,彰显祖师大德智慧,确认实践和平共存重要性的盛会。今天,韩国、中国、日本的佛弟子在佛前举行世界和平法会,共同祈愿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相似文献   
284.
在宋代,士大夫居士化是儒释交融的一面镜子.作为士大夫,经世济民固然是他们的夙愿,但学佛参禅也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雅事,苏轼便是很典型的例子.佛教对苏轼影响深刻,在其诗文创作中尤为明显,但苏轼的作品里还有若干“排佛”文字.宋代士大夫在学佛过程中不仅可以寻求到一种随遇而安的旷达与喜悦,同时这种超然洒脱又与儒家的积极入世相得益彰.儒释二教一者治世,一者养心,因此才使得像苏轼一样的士大夫不仅对生活饱有热情,同时又可在超俗豁达之地寻得一隅净土.  相似文献   
285.
简讯     
《中国道教》1989,(4):60-63
南岳召开“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一九八九年五月七日,南岳祝圣寺内一派热闹景象,湖南省佛道两教的教友们,聚集在这里,参加庆祝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省佛教协会和省道教协会的负责人及省、市宗教事务局的领导出席了这次纪念会。会议由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戒圆法师主持。  相似文献   
286.
说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魔”这个字或词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比如“你着魔了”、“魔鬼”、“魔法”、“魔爪”、“魔术”、“魔力”、“魔怔”、“魔方”等等。从魔的词意说也很清楚,一指能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一指某种神秘的、奇异的或者超人的力量或幻术。不难知道,魔这一语词是中国人常用的习惯用语,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它却是一个外来语,一个纯属佛教的词。“魔”,是梵文Mara的音译“魔罗”的略称。佛教传入我国以前,在中国的古文书中并没有“魔”这个字。正如唐人玄应所著《一切经音义》所云:“魔,莫何反,书无此字。”  相似文献   
287.
家振 《佛教文化》1994,(4):18-19
本刊今年第二期发表了吴昂先生的“人生颠倒是情痴”。当时,我随口说了一句;“下次我来写一篇‘颠倒情痴是人生’!”主编志远听见了,便认真约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又是个发人深思的题目,不管说不说得明白,姑妄写之吧! 先说一个情字 人们常说,既有人生便有情。佛家也是这样看吗?是的,并不例外。 何以为证?请看“有情”二字在佛家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288.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源于印度,传入我国后与道教、儒教并称为“三教”。佛教教义博大精深,经典繁富,现已成为一种庞大体系,而“三”与佛教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这里辑录数种含“三”术语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289.
金申 《佛教文化》1995,(3):38-40
佛教故乡在印度。 古往今来,为了回到自己精神的“故乡”,有多少高僧大德为寻求佛法,不惜捐躯殒命,渡流沙、攀雪山、吃尽非人力所能承受之苦而最终到达目的。中国佛史上的朱士行、法显、慧超、玄奘只不过是这西行求法志士中的佼佼者而已,那些中途受阻未能成行或中途舍身者又知有多少呢?还有众多的到达西方的求法者因种种原因而于佛史上不彰,就更不知几何了。  相似文献   
290.
游龙 《佛教文化》1995,(4):28-29
北魏晚期的熙平、神龟、正光(均为明帝元诩年号,516—525年)这前后不足十年中,铜佛像版出现了一些造型奇诡,制作精美之作。特别是正光(520—525)时期,有一种以释迦或弥勒为主尊,配以菩萨,力士、供养人、飞天、伎子、天宫佛塔等的附件组合而成一铺的铜佛像,成为正光期的典型样式,现有数尊大型代表作己流入日本和美国。 京都藤井有邻馆藏正光三年(522)青铜释迦立像(立像高26厘米,台座后补未计算)释迦佛螺发,褒衣博带式大衣,双手作施无畏印,衣纹为直平阶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