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这好像是说基督徒能忘记基督!若是没有这种可怕的假定——遗忘基督——的话,就用不到这句亲切的劝勉了。可惜!这不但是一种假定,这也是经验中的事,不只是可能,而也是一种可悲的事实。  相似文献   
232.
在分数学习中,分数数量表征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本研究利用数字线估计任务对四到八年级学生分数数量表征的情况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级升高,被试分数数量表征的准确性也随之提高;被试对单位分数和非单位分数表征的准确性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对单位分数表征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对非单位分数的表征,这种差异在低年级显著,随着年级的增长,差异逐渐消失;四到八年级学生在0~3数字线上,对分数数量的表征表现为线性形式而非对数形式,且这种线性表征形式是在六年级开始出现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展起来的。中西方儿童在分数数量表征的准确性和形式上有相似的发展路径,但是在表征准确性上中国儿童更高、线性形式出现年级上中国儿童可能更早。  相似文献   
233.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经过十几个世纪的本土化发展,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互借鉴、珠联璧合,提供了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和谐交融的范例。  相似文献   
234.
先秦音乐与儒家的礼乐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理论在先秦时期已初具系统。从音律上看,先秦音乐与现代音乐或西方古代音乐不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但在音阶的选用上,人们把“五声”视为最理想的音阶,所追求的音乐意念是“和”。先秦儒家在继承周代礼乐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礼以别宜、乐以敦和”的礼乐理想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本途径,不仅使礼乐之间的互补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还使“乐”的含义发生了深刻的转化。所谓乐,不仅指声音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愉悦,即“无声之乐”。它所强调的是个人对差别性社会规范即礼的发自内心的认同,并从生活践履中获得和乐的内在体验。  相似文献   
235.
过去因孙友余同志的倡导 ,行为科学曾在中国 80年代盛极一时 ,对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 ,都作出了许多成绩 ,并且成立了全国的行为科学学会 ,办了几期厂长经理的培训班 ,为我国的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成为一种推动作用。后孙友余同志因病离职 ,行为科学学会名存实亡 ,现在已无全国的学会组织。因为下一世纪进入转型时期 ,行为科学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因而提出恢复全国行为科学学会以开展工作 ,兼以此纪念孙友余同志的逝世。  相似文献   
236.
也谈齐鲁文化与齐鲁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鲁文化均产生于东夷,有其共同的渊源,因而有其共同特质,又因其地理环境和有周分封后建国方针不同,随产生变异,形成既有共性又具个性的现象。随着历史发展,两种有共同渊源的文化,首先互相吸收,互相融合,至汉代走向统一,并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237.
超常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15年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查子秀 《心理学报》1994,27(4):337-346
中国超常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研究15年来收获如下:在理论方面:1.超常与常态儿童在不同的认知方面差异的显著性,认知构成的模式特点、及发展趋势均有不同。2.超常儿童的个性倾向和特征具有明显特点,但发展不平衡,表现为3种类型;个性特征与学习成绩相关密切。3.超常儿童的成长过程可概括为4种类型。4.超常儿童心理成分不限于高智力、创造力,还包括良好发展的个性倾向和特征。在应用方面:研究结果在鉴别和教育超常儿童等方面进行了应用和检验。  相似文献   
238.
认知作业年老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德明  卫星  孙福立 《心理学报》1994,27(2):184-189
用言语—操作和人机对话两种方式完成12项认知作业年老化比较研究,被试242人,46-75岁。结果表明:(1)一些作业(符号数字、视觉数字广度、听觉数字广度、词对联想学习、图象自由回忆和无意图形再认)成绩随年老明显下降,另一些作业(图象分类、卡片分类、心算和矩阵填图)成绩不随年老明显降低;(2)再次验证心算、符号数字、数字鉴别和计数四项非词语性作业速度随年老进行性减慢。  相似文献   
239.
张君华 《天风》1994,(2):49-50
初信的常常不知道参加聚会的规矩,因此在聚会时不光不能很好敬拜神、得造就,也会影响整个聚会的效果。故此以“奉主的名聚会”为题劝勉大家。  相似文献   
240.
西安市小学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西安城区10所小学787名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个性品质方面的情况。我们设计了有18个行为项目的教师问卷(每项按五等评分)及家长问卷;对结果进行了因素分析,据所聚类的项目内容,将所得四个因素命名为人际关系、自我中心、学习动力和独立性,进行多变量的变异数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和学习动力比非独生子女强烈;而独立性却比非独生子女差.这说明独生子女在个性品质方面既有缺点,也有优点,不能说得一无是处;关键在于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