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帝内经》以气为宗,以血、脉、经、络等为径示范了中国思想的身性观。中国文化中的身体并不是今人流俗意义上的身体,亦不是西学概念论的物性客体,更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的身体。中国古人说的身体是脉流之象、阴阳之意-动的身性。然而,阴阳意-动的身亦是天地之气数,故身亦是天地阴阳之行-得-通的示现。脉象气流显见之身的《黄帝内经》是自然性的肉感身性哲学。  相似文献   
42.
“忠恕”是中国文化中的概念,“通情”则多见于西方心理学。“忠恕”实质为“推己及人”,“通情”实际上是“推人及人”。“忠恕”过程是意义认知过程,“通情”则为情感体验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同时运用它们才能达到准确、恰当的人际认知和互动。  相似文献   
43.
内在实在论(internal realism)是由美国哲学家普特南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当时有很大影响。随着普特南在20世纪90年代宣布放弃,似乎内在实在论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但内在实在论一直不缺少支持者,很少有人注意到科学哲学家库恩也是一个内在实在论者。2009年著名科学哲学期刊《历  相似文献   
44.
曹剑波 《宗教学研究》2002,20(1):104-111
本文以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为研究对象,着重挖掘《周易参同契》中外丹炼制的原理、要素、过程和功效。“鼎室中自是一天地”、“同类相从”思想和“三五与一”的模型是《周易参同契》中外丹炼制的原理。以太一炉为鼎炉,以铅汞为药物,以“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为火侯,是《周易参同契》所建构的外丹炼制的三大要素。其外丹炼制的过程为:1“以金为堤防”,筑固炉鼎;2用“六一泥”“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3采药归炉;4炼黄丹和灵丹;5伏食制玄黄。服食外丹的功效有:强身健体、发掘人体潜能和修道成仙等。  相似文献   
45.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特色 ,可以“通以显体”一语来概括 ,老庄的道论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道是“一” ,或超越的本体 ;但它是在事物个体实存的“通”性中显现出来的超越性 ,而非形式实体性之“一”。“通以显体” ,强调事物自然差异的肯定性意义。因任事物自然性命差异性以实现其在价值上的平等性或齐一性 ,则万物“道通为一”。“道通为一”的境界 ,要在人文义的“有名”上开显 ,并通过“日损”去蔽的修为功夫或生命实现的历程来达成。道家对道的证显 ,采取的是一条存有实现论或人学的进路  相似文献   
46.
高拱的权变方法论及其实践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拱的权变方法论思想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通过批判汉儒的“反经合道”说和宋儒的“常则守经,变则行权”说,阐发了他的“经乃有定之权,权乃无定之经’哟经权观。其二,全面阐述了经权的差异性和统一性,从而建构起权变理论框架。其三,从时空上论证了权变方法的必要性和普适性,提出“合之圆”和“会之通”的命题,深化和发展了权变方法论的内涵。其四,深刻论述了行权要“合道”、“当则”、“适中”,概括了权变方法论的原则和规律。最后,高拱的权变方法论思想是为他的“事以位异,则易事以当位;法以时迁,则更法以趋时”的改革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的,由此体现其权变方法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7.
中医学与西医学之间既有可通约的内容,又有不可通约的内容.中西医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并不否定中西医的可统一性,需要树立大统一观.中西医统一将从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可通约的理论从理论内容上统一,二是不可通约的理论从理论体系上统一,最后统一于一种新的更加完备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8.
《方言》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方言著作,记载了西汉时代不同方域的词汇,一直以来,《方言》对汉语方言学、词汇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研究汉语词汇发展的宝贵资料。探讨《方言》词汇从古到今的历史嬗变轨迹,把握它们从西汉到现代嬗变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差异,有助于我们廓清其对汉语方言词汇历史变化研究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9.
王博 《现代哲学》2020,(1):147-153
王夫之深刻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通"之精神,并在其"通"论思想的具体展开过程中,表达了重视个体与殊异性等颇具现代性意义的思想内容。在天人关系中,王夫之阐明了天人相通相继但不同的道理;在社会历史领域,他强调以"变通"之精神师法古人智慧,以应对当下社会具体问题;他继承和吸收了张载的"通"观念,在伦理学中强调在尊重他者的基础上以"尽己"和"推己"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的平等思想,并在人性论中彰显了人性的丰富性及人性与物性相通的内容;在知行问题的阐述过程中,他从"诚明"与"知行"关系层面,深刻揭示了广义的知与行在人之成德、成性过程中所具有的相通性。王夫之的"通"论思想,为我们思考当代社会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智慧提供了新的致思路向。  相似文献   
50.
温金玉 《法音》2000,(5):42-42
本刊讯 4月 9日,山西省交城县千年古刹玄中寺张灯结彩,隆重举行根通法师晋院升座法会。阳春三月,晋汾之地已是草木吐翠、柳媚花明。石壁玄中,祥云遍布,翠柏环绕,古木清香。山门上由赵朴初会长亲笔题写的“净土古刹玄中寺”金字匾额在春阳的照耀下熠熠发光。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领导、各界嘉宾及诸山长老、法师居士、四众善信数千人参加了升座法会。 上午9时,钟鼓齐鸣,佛乐声声,晋院升座仪式开始。四众弟子齐集大雄宝殿至山门之间的甬道两侧,持香列队。寺院班首执事率仪仗队至山门外,迎请新方丈晋院。一时钟椎板响,四众同声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