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2篇
  98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宋文 《学海》2008,134(2):186-189
扎迪·史密斯在其新作<论美>中继承和发展了福斯特的联结思想和英国讽刺小说传统,以喜剧的语言,围绕两个家庭纷争,诠释了爱与美的意义,同时讨论了种族身份、文化冲突等困扰当今英国社会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2.
在《庄子》的许多篇章里,都经常提及一个"忘"字,对此,究竟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该忘掉什么?怎么忘?此中大有深意。在《大宗师》篇里,庄子假托孔子与颜回的对话,谈及"坐忘"的问  相似文献   
143.
政治民主是指所有公共事务的最终决策意志应该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内的全体公民.政治民主是个体公共人格的展现,是一种协商过程,是政治正义的题中应有之意.政治民主的功能在于:它是政治自由的坚实保障,与政治平等相互支撑,可以促进社群分合.其价值局限性在于:它容易导致非理性的集体行动并侵犯个人价值,忽略商谈缺位者的利益,偏离社会的整体价值导向.在当前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中,政治民主可以巩固民众本体的意识,鼓舞和引导人们的政治和公共参与,促进良性政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4.
韩升 《哲学动态》2008,(3):67-73
自由是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生存处境的根本体现.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原子论哲学兴起,并与近代哲学对主体的理解形成了一种共契关系,主体成为一个特寺独行的孤立的原子化个体,主体自由成为一种他者缺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5.
历史进步的寓意——关于历史普遍性与历史特殊性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百多年前,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哲学命题: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何以认知并读写?康德认为,人类的历史进程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隐秘计划的实施过程,它充满了个体、民族与类的种种对抗,贯通着历史普遍性与历史特殊性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46.
论“逻辑在先”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曾经指出要进入并研究哲学"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1];柏格森更为明确地讲"研究哲学,就在于扭转思想活动的习惯方向."[2]进而言之,这一扭转乃是进人哲学研究的"门槛",只有跨越了这一门槛,才有可能登堂入室.这一门槛就是:从时间在先转向逻辑在先.  相似文献   
147.
现代社会是经济的社会,货币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否就能断定我们的社会处于同西方一样的"消费社会",这就需要一定的思索.社会在不断发展中,经济因素是一个关键的指征.同时,精神上的审美追求也在同它产生着一致性.在经济与审美的矛盾冲突中怎样的显现才是和谐的,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标志.社会中的人们处于"展示"的景象中,符号和影像控制着整个视野,这时的人们始终在自己编制的网络里撕扯着自己空洞的外壳.但人们还是渴求自身力量的释放,在看别人的同时吸引着他人的注意,这是一个认同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应该在审美这一高级精神境界中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8.
古代灯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造物设计,其造型在科学、技术、实用、文化、审美时尚等方面的完美结合是最具设计文化意味的。对现代设计的造型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意义与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49.
自杀性恐怖主义的心理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伟  贾凤翔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9):1378-1386
自杀性恐怖主义是指为了引起目标对象或公众的注意并散播恐怖气氛, 而自愿采取与选定目标同归于尽的方式残害无辜, 自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任务的成功, 从而达到某种宗教、政治或社会目的。自杀性恐怖分子并没有单一的心理侧写, 其动机也很复杂。他们可能是出于宗教或政治目的而进行自杀性恐怖袭击, 也可能是基于理性分析而做出的选择。意义追寻模型是将有关自杀性恐怖分子动机的理论和观点连接起来, 形成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综合模型。自杀性恐怖主义的性别差异不大, 只是女性可能想要争取性别平等, 也更可能受个人原因的驱使。由于自杀性恐怖分子的真实数据和信息很难搜集, 所以得出的可能只是推测性的结论,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运用更多其他的实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0.
王杰 《现代哲学》2006,(1):115-121
作为18世纪著名的学术巨擘和思想家,戴震为中国思想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戴震的义理之学奠定了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对戴震义理之学思想的解读是我们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整个清代思想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