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2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神”的问题始终是人物画家绕不开的核心问题。在这个绘画素材泛滥的时代,怎么画、画什么是人物画家需要思考的问题,且在这之中,将“神”的体现贯穿到画面中是重中之重。由于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不同,以及对生命感知的差异性,不同画家作品的画面呈现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结合几位近现代画家的作品,讨论他们对“神”的具体呈现,并对此进行反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72.
工笔人物课程是高校中国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如何解决临摹、写生与创作在工笔人物画教学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与难点,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临摹传统绘画的积极性、写生造型的准确性与生动性、个人语言创作的自主能动性,这是需要每一个授课老师深思、力行、全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3.
印象派标志着西方绘画传统的重要转变,印象派艺术家致力于摆脱古典画派对于生活物象的精细描摹,强调光色感觉的真实传达,用自由的创作方式展现艺术家的主观感受。而这正与中国绘画中的写意有许多相通之处。莫奈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在他长达70年的绘画生涯中,一直研究如何描绘从大自然中得到的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而他的作品,无论是人物画,还是风景画,无不体现画者的主观感受,呈现出中国传统意象审美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4.
彭西春,1964年生于河南淮阳,198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后又获美术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教育界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美术作品《调虎离山》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山外的天》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人物画展览,《绿荫》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一路百合香》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人物》获河南省首届中国画艺术展金奖。曾在多种美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曾出版《彭西春素描》、《艺用人体解剖学》、《中国传统艺术教育体系构建概述》等多种画集和专著。  相似文献   
75.
熊震 《美与时代》2016,(9):46-47
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存在成为教化民众、弃恶扬善的工具。明代以后,人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兴起,人物画创作亦逐渐摆脱思想教化的桎梏。尤其以沈周为代表的文人画中的人物题材,出现了表现性灵、抒发画家自身的情感、表述日常的生活细节、捕捉有情趣的瞬间等内容。这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在有意无意中改变着明代人物画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影响 4~ 6岁儿童人物画结构比例的因素及认知发展的规律。研究分为自由画人与按照规定要求画人两部分。发现多因素导致儿童自由画人结构失调 ,如绘画顺序、空间统筹安排能力、头躯包含的器官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等均会影响儿童自由人物画的头躯比值。儿童能按要求事先安排规定人物画的结构比例 ,根据细节多寡相应加大或缩小人体有关部分 ,如增大躯干部分以容纳夹克衫的纽扣、口袋等细节 ,或相应缩小头的轮廓以示背影等。此外 ,注意与重要性等因素也会对规定人物画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7.
肖永明 《法音》2008,(9):25-29
时至近现代.以杨仁山居士创办金陵刻经处印经、讲学、弘法为机枢,中国佛教一改明清以来衰敝不振的状况,全面复兴。其波推浪涌、波澜壮阔之势,运承隋唐中国佛教之盛.而有别于隋唐佛教的则是.近现代中国佛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深度.在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乃至社会政治领域中.大放异彩.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中国唐代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朝代,也是人物画曲眉丰颊,体态肥胖艺术风格风靡一时的艺术精神时代。这种风格的形成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更是融合并接受了当时社会民众的审美考验,以致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79.
以魏晋作为一个大的分水岭,人物画的形神之变可分为魏晋之前、魏晋、魏晋以后三个大的阶段。魏晋人物画家在观念上的转变,是古代人物画形神之变的重要起点,其突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西晋的卫协解决了画艺精微的问题,使得人物画在形的认识和应用上有了根本的变化;二是顾恺之解决了画人物传神的手段问题,并首先提出有关形神的问题,完成了古代人物画由不自觉的感性认识进入到自觉的理性认识的阶段。顾恺之以形写神的观点与汉画的遗形取神恰好形成反拨,开始了中国古代人物画真正关注形神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80.
纵观近现代中国孔庙在东亚及东南亚的发展史 ,中国孔庙这类古代建筑在近现代社会虽然有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衰落 ,仍得以发展。其后蓄发展力仍不断增强 ,究其原因 ,儒学价值的现代新趋向 ,主观上为孔庙的复兴创造了条件。当代儒商的迅速兴起 ,客观上刺激了孔庙的建设。现代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赋予了孔庙保护和利用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