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10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自传教士利玛窦向中国画界引进西画以来,以东西方美术交融为特征的新美术运动,结束了千年来文人画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西画东渐到中西交融,使美术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更加密切。从二高一陈到刘海粟、林风眠赴海外学习,中国传统美术逐步西化的倾向在近现代愈来愈严重。中西绘画正经历一个交流、融合与碰撞的过程。我们要学会用鲁迅的拿来主义学习西方绘画,继承民族文化,批判地吸收西方绘画精髓。  相似文献   
222.
如果要分析国学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何为国学,其次还须关注当下的国学热与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国学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223.
苏以葆 《天风》2012,(8):48-48
中文圣经的历史纵然不算悠久,却充满上帝的恩典。由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来华至今,中文圣经出现了近两个世纪,其间虽然经历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然而上帝的话语一直是基督徒在风浪中的指南针。第一部在中国境内译成的新旧约圣经,首推《神天圣书》。十九世纪初,马礼逊牧师(Rev Robert Morrison)远渡重洋,到中国传扬上帝的福音。英国圣经公会遂委任马礼逊在中国把圣经翻译为中文。  相似文献   
224.
试图从西方美术史上主要风格流派的艺术家不断变化的创作审美标准与各时代艺术品的观赏审美判断标准一一对应的发展关系中,整理出一条线索,分析西方艺术在创作和欣赏两方面的动态关系中不断变化的形象。  相似文献   
225.
《世界哲学》2010,(2):F0003-F0003
应用哲学在当代西方正日益为哲学界以及整个社会所关注。这里的“应用哲学”概念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实践哲学”、“公共哲学”等,是指直接关系到实践领域问题的哲学研究,它表明,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许多话题都可以用哲学分析和批评的方法加以处理,这些话题必然直接涉及到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226.
征稿启事     
《美与时代》2023,(9):I0003-I0003
一、杂志简介《美与时代》是有着全国统一刊号(CN41-1061/B)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2592)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美术期刊。本刊为河南省一级期刊,面向国内外征稿、发行,是广大美术家、美术工作者和美术院校师生展示成果、交流学术的理想平台。二、栏目设置画坛名家、书坛名家、美术理论研究、中国美术研究、西方美术研究、美术教育、美术广角、书法研究、艺术市场、佳作欣赏。  相似文献   
227.
作为“千年国粹 ,一代儒宗”的马一浮有着自己的中西文化观 ,年轻时喜西学、黜国学 ,思想成熟时则明显地走上黜西学而崇国学的道路 ,对西方的社会以及政治学说进行了批判 ,提出了以“六艺该摄一切学术”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观。马一浮的中西文化观本质上属于“非典型的现代新儒家”的理论样态。  相似文献   
228.
申晓云  王尤清 《学海》2012,(4):205-209
社会的进步是理性成长的结果,自西方启蒙运动开始,观念在引领社会变革中的先导作用,就引起了知识精英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理性、观念从何而来?是神的启示(人的灵感),还是人所处时代社会环境、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产物?也许,正是在这一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答案,或者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18世纪下半叶以来,在对观念本身及其形成历史的求索中,一个独立的、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发展了起来,这就是观念史研究.  相似文献   
229.
一、绪论 中国画追求的是传统哲学的深远意境.在艺术表现上以审美经验中的"得意忘象"为依据.这种写意精神几乎是贯穿整个国画中的.国画中对于光的表现也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虽然西方画对光的提法较多以至于人们联想到光对画面的作用时第一反应便是以西方绘画为代表的一光影塑造形体"但事实上中国画中光的作用远不只于此.写意精神不重形似但也非完全不要形似.中国的写意绘画.虽然很富有抽象因素,但还没有走向完全的抽象.因此中国的写意画既不是单纯模仿物象的"具象"也不是完全舍去物象的"抽象一当客观物象中的光与"不似之似"的绘画理念相结合时,在艺术表现上才出现了一种独特的、东方审美情怀的有气韵的光.这在古代作品和一些画论中可以找到依据.  相似文献   
230.
樊庆彦 《法音》2007,(2):23-27
在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的人数最多,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是南社。南社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地主阶级反清派等分子所组织的一个反清文学联盟。其成员多数受过传统的封建教育,又程度不同地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文化的熏陶,不免思想面貌、政治艺术倾向复杂而混乱。在南社成员中,作为三位发起人之一,高旭的思想可以说是最矛盾,最复杂,但也最深刻,最新颖。高旭的思想是一个驳杂的混合体,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传统的儒学、近代佛学构成了高旭思想来源的三大支柱,中学、西学兼容并蓄,儒、佛、耶三家等同视之,而以儒学为其根基。西方思想政治学说是他进展的精神动力,而佛学思想是他受挫时的精神栖息之地。因而研究高旭的思想,他的佛学思想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