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15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民族民间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各民族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对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广大人民的重视和关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的变化,民族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民族文化遗产消失速度加快,失传现象严重,抢救、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历史演变及其近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上半叶,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将西方近代报刊的概念与形式介绍到中国,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序幕.19世纪下半叶,近代报刊逐渐走向成熟.伴随着报刊的近代化进程,这些传教士报刊还经历了从传播宗教到传播西学的转变,它们又是促使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刊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23.
翟萍 《学海》2008,(3):185-188
庞德的第一部译著<华夏>于1915年问世.自此,其在诠释中国古诗词时所产生的误译不断地招致了翻译评论家的非议.该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究造成宠德误译的原因,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和翻译的跨语言特性,将对庞德翻译文本的接受方式划分为垂直一水平式接受.通过例证,认为,正是与这一接受过程有关的变因,如审美主体(翻译者)、接受主体(接受语读者)和接受环境(接受语的民族心理)等综合因素诱发了庞德的误译.  相似文献   
224.
领土与国家权力的严格重合是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特征.现代意义的国界与古代意义的边疆之内涵差别,体现了现代民族国家国际体系不同于与传统国际关系的特征.在现代民族国家国际体系的冲击和压力下,为了抵抗外来威胁、保持国家统一,清朝末年采取了的一系列边疆建省举措,使中国传统"大一统"框架内的边疆意识和边疆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实现了从边疆向国界的转化.国家主权在边疆地区得到更确实的体现,这是一个使疆域"领土"化的过程,也是从传统性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化的体现.国际体系的压力导致了国家内涵的改变,但中国的统一内涵并没有丧失.  相似文献   
225.
韩升 《哲学动态》2008,(3):67-73
自由是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生存处境的根本体现.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原子论哲学兴起,并与近代哲学对主体的理解形成了一种共契关系,主体成为一个特寺独行的孤立的原子化个体,主体自由成为一种他者缺席的状态.  相似文献   
226.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遭遇了千年未遇之变局.其中,传统伦理的嬗变无疑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使中国传承千年的伦理转变形态?这种力量当然不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227.
自1896年4月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举办,现代奥运会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在这百多年的历史中,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视觉设计艺术也蓬勃发展,异彩纷呈。做为奥运视觉设计的中心和重点——奥运会微设计,在奥运会的宣传和推广中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历届奥运会会徽都是国家民族特征与奥运精神的完整结合,都是主办国文化、历史的体现。奥运会微以鲜明独特的象征图形,在  相似文献   
228.
民族冲突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 其社会心理机制是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拟以我国西部地区藏族为例, 纳入社会威胁情境因素, 并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框架下的群际冲突研究。其基本理论命题是:民族冲突形成并不是单一因素所致, 而是基于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情境层面的多水平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本项目拟通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三个实证研究, 旨在考察少数民族关于“民族”的心理本质论对民族冲突的预测和影响作用, 探索民族身份延伸和社会威胁情境在其中的影响作用, 从而揭示民族冲突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 旨在为构建民族冲突的预警机制模型奠定基础, 为跨越民族界限、实现多民族和谐共处和完善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29.
民族型心理契约及回族员工角色外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少宏  康小青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0):1434-1441
在传统的心理契约维度结构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民族型心理契约的理论。基于回族文化特征及现实特征, 确定民族型心理契约维度及其层次性特征, 分析民族型心理契约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组织情景因素, 探讨回族员工民族型心理契约的生成机理、民族型心理契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以及益组织行为与损组织行为双向维度的回族员工角色外行为特征。从企业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角度架构民族型心理契约的组织干预模型。  相似文献   
230.
传教士在中国近代的医疗活动促进了西医的传播和发展,培养了医学人才;借鉴了国外管理体制,提供了医学教育模式;发扬了医生职业道德,解除了人民疾苦;建立了乡村医疗网,揭开了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