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561.
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影响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儿童社会化最早执行,他对儿童的社会生活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形成等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对儿童社会化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家庭环境中各因素进行的。本通过查阅献,把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家庭环境因素分别从物质环境因素和心理环境因素两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562.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蕴涵着深刻的政治伦理意蕴,他关于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论述,表明了其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他对原子偏斜运动的论述,表明了其对自由的诉求;他对原子排斥运动的论述,表明了其对平等的关注.这些思想与近代契约论有许多相通之处,但是它并不是对近代契约论的翻版,它关于人的思想、关于自由与平等的观念的理解与近代契约论有着显著的区别,而这正是其对近代契约论的超越之处.  相似文献   
563.
倪维思(Rev.John Livingston.Nevius)是近代来华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他于1854年来到中国,起初在上海、宁波、杭州等地传教.1861年转赴登州(今蓬莱),1871年又迁居烟台.  相似文献   
564.
从19世纪末开始,伴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活动的深入,日本当局将其侵略、渗透的魔掌伸向我国西藏地区.其中日本佛教净土真宗东、西本愿寺派也参与其中,以到西藏"探险"、"求经"以及建立佛教联系等为名,从事了一系列渗透我国西藏的活动,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体制服务,发挥了配合与协助侵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5.
中国现代化进程促使具有真正意义的居士佛教运动应运而生,并深刻改变"居士"一词的历史意涵。在这场运动中,上海绅商居士创办的上海居士林,不仅较早以现代科层制度作为管理手段、积极将佛教活动纳入到现代公民社会的建构当中,而且首次将"居士"视为佛教全体在家信众的独立身份、开创出"居士林"这一现代组织模式。以上海居士林为中心的近代居士组织,对近代居士身份的重塑,乃至居士信仰空间的重建与居士功德的重构,都产生极大影响。作为它们主要发起者、领导者和参与者的绅商居士,也通过在这些居士组织中的信仰实践,获得对自身佛教地位和世俗地位的认同和强化。  相似文献   
566.
今天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教关系,仍然需要注意,中国与欧洲的政教关系从内容到形式存在着众多差别。中国传统社会指1840年近代开始以前的中国。所谓中国政教关系的历史特点,是和外国相比  相似文献   
567.
早期全真道在山东的活动,根据以往的研究,似乎只集中于胶东半岛,沂蒙山区未见记述。然而新见考古资料《仙公山建栖真观记》揭示了早期全真道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它表明,沂蒙山区也是早期全真道的重要活动区域。沂源县安平村栖真观是早期全真道在山东地区最重要的活动中心之一,其辐射面相当大,影响西至济南,并且在当时全真道当中十分活跃,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新发现将改写山东地区早期全真道的历史。  相似文献   
568.
569.
近代湖湘学者对封建主义的伦理思想,特别是三纲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对西方的伦理思想的介绍则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对传统的伦理范畴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造。  相似文献   
570.
张倩 《中国宗教》2021,(3):80-81
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步与儒道两家会通,实现中国化的转变,这是中华文化与外来异质文化的一次大规模相遇与互融,也是世界范围内异质文化之间和平融会的成功范例。梳理佛教与儒家、道家道教之间求同存异、互摄互荣的历史过程与经验,对于当今正确处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以汉魏时期佛教的早期传播为例,对此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