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11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已多年,但对其体制和机制的研究尚未有突破进展.本文对中国政府审计体制展开剖析,认为现行体制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颇具优势,更能彰显政府审计批判性、建设性、宏观性、服务性和开放性的特征,故应发展而不是舍弃现行体制.在此体制轮廓下,本文论述了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机制设计与构建,阐述了明确行为依据、认知活动领域、优化作用方式、厘清运行路线、强化素质与管理保障五方面的构建内容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72.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战略性思考起源于先秦时期,许多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如以民为本、和而不同、慎战、亲仁善邻等思想已在那时得到了明晰。这些宝贵的思想具有久远而深厚的文化基础。他们不仅为历朝历代安内攘外,维系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几千年文明进程的国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安全问题、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273.
如果要分析国学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何为国学,其次还须关注当下的国学热与发生在上个世纪初的国学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274.
公民概念最初产生于古希腊,公民是具有政治参与权的自由民。近代史上的公民概念是宪政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没有产生类似于西方的公民概念。1911年,随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中国开始实行宪政共和制,公民的概念才开始在中国出现。不过,当时所用的是国民这一概念。与民  相似文献   
275.
通过CNKI进行资料检索、归类和分析,以民族国家认同、母语认同、传统节日的民族文化认同、民族精神和民族主义的民族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五个维度作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研究的切入点,进行调查问卷题项的编制。以此引领对民族国家认同感有研究兴趣的同仁对这类研究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76.
《中国穆斯林》2012,(3):41-41
【本刊讯】2012年5月7日至9日,朝觐教务指导工作研讨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中国伊协会长洪长有、国家宗教局三司副司长李革出席会议并就开好本次研讨会提出了具体要求。江苏省宗教局副局长沈祖荣、江苏省伊协副会长达庆利分别致辞;江苏省伊协会长伍贻业、常州市民宗局局长赵世平等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277.
马锡钰 《美与时代》2023,(2):126-128
大运河体系包括在用河道、水工设施、城镇及周边环境景观等,其中水工设施支撑着运河航运等基础功能的延续。随着对运河文化逐步深入的研究,水工设施也具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梳理了大运河功能的演进,从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角度出发,探寻大运河扬州段水工设施的价值及保护传承方法。  相似文献   
278.
张铭  郭家宏 《学海》2023,(1):138-146
新工党政府时期是中英关系快速发展的时期,双方的深入认知与接触必然伴随着不同于以往的国家形象的产生。从英国对华的形象塑造来说,新工党政府时期的英国面临着近代以来的殖民历史包袱,但香港回归一定程度上吹散了历史阴霾,为新的英国形象提供了机会。而英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中英经济的互补性使得英国积极拥抱“中国机遇论”,为英国对华形象的塑造提供动力。“第三条道路的践行者”“道德外交的信奉者”“文化外交强国”是英国有意识对外塑造的形象,但标榜的理念和实际行动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英国的实际形象或许可以概括为“合作不断深入的伙伴”“广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美国的忠实追随者”“一些不和谐音符的弹奏者”等。就中英战略利益的相关度而言,英国对中国的考量与中国对英国的考量并不相互对应。英国自身的多重国际身份定位决定了英国对华形象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279.
《学海》2021,(1):21-31
税收是现代国家形成的直接动因,基于纳税人同意的税收,使国家完成了从掠夺之手到扶助之手的转型。作为规范政府收支及运行的制度安排,财税体制集中体现了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以及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分配关系。我国财税体制一直在探索中不断变革,税制改革的历史反映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艰辛而恢弘的发展进程。一部税制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央与地方关系不断调整的历史,其最终的指向则是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新一轮税改表明:税收反映了国家的汲取能力,更体现了国家的再分配能力;税收对国家建设的作用不仅在于为国家提供岁入,更在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280.
政治极化是当前美国政治的显著特征之一,宗教是促成美国政治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后期,天主教、犹太教及摩门教等宗教及教派积极参与美国政治,成为塑造美国政治文化、丰富政治议题、重构政党政治基础、强化意识形态分野的重要因素。基于不同的信仰体系和价值理念以及独特的历史境遇,美国边缘性宗教(教派)在相同的政治议题上往往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其政治参与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宗教因素强化了此后以种族、族裔、性别等为基础的身份认同政治的发展,加剧美国意识形态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分野。宗教与种族、族裔及意识形态等因素产生的叠加效应促使美国民主及共和两个主要政党呈非对称逆向发展态势。尽管在相当长时期内宗教政治参与仍将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但其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依然会受到美国体制框架和政治结构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