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振宏  刘亚  蒋长好 《心理学报》2013,45(5):546-555
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认为, 积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受其趋近动机强度的调节, 高、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不同。本研究运用情绪图片诱发被试高、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 采用停止信号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考察了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中性条件相比, 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促进了停止信号任务中Go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中重复任务的反应执行。(2)在停止信号任务中, 相对于中性条件, 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停止信号反应时显著缩短; 在任务转换作业中, 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反应时转换损失和错误率转换损失均显著降低, 而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反应时转换损失显著增加。因此, 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受其趋近动机强度的调节, 即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增强认知灵活性, 提高停止反应与任务转换的速度; 而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增强认知稳定性, 加快停止信号任务中Go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中重复任务的反应执行, 增加了反应时转换损失。  相似文献   
12.
通货膨胀知觉是个体对通货膨胀的主观体验.通货膨胀知觉的认知机制主要体现在体验阶段和整合阶段.体验阶段主要涉及到个体对物价的感受性和记忆,整合阶段主要涉及到个体利用可得性启发式以及锚定和调整启发式完成对通货膨胀的最终估计.通货膨胀知觉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通货膨胀预期、框架效应、对价格公平性的认知、社会放大效应以及货币改革等.未来可以从通货膨胀知觉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神经机制、跨文化研究以及具有较高生态效度的测量指标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写作过程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肇丰 《心理科学》2003,26(2):346-347
写作过程既是文章写作中一系列具体的、外在的操作性活动的组合 ,如拟定题目、编写提纲、起草文稿、校对修改 ;同时又是作者内在的、非直观的心理活动步骤的演进。它经历了从感知到想象、从形象思维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心理流程。分析研究过程 ,是写作心理学和写作教学心理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欧美传统的写作教学被称之为“成果导向” ,即重视写作的结果 (writtenproduct)———作品。学生学习写作时 ,根据教师提供的用以模仿的范文 ,分析和练习写作技巧 ,然后教师批改学生的作…  相似文献   
14.
周仁来  靳宏  陶沙  张冲  赵文芳 《心理科学》2003,26(5):919-920
1 前言  研究发现 ,与采用相同的感觉道呈现刺激相比 ,如果学习和测验之间采用不同感觉道呈现刺激将减损操作的成绩 ,产生通道转换效应。一般认为 ,通道转换对内隐记忆测验有较大影响 ,很少影响外显记忆测验。如Jacoby和Dallas(1981)发现 ,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干扰单词确认测验的成绩 ,却很少干扰再认测验成绩。Graf和Schacter(1985 )报告词干补笔测验的启动由于学习和测验感觉通道的改变而降低了 ,但线索回忆任务的成绩却未受到这种影响。马正平和杨治良 (1991)发现 ,感觉道的改变对填字组词的间接测验有较大影响 ,产生了破坏作用 ,…  相似文献   
15.
双陈述任务下演绎推理的错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志雅  赵冬梅  郑雪 《心理学报》2003,35(5):636-642
研究了双陈述任务下的复合命题推理和三段论推理的错觉。被试为暨南大学本科生60名。使用冠有“只有一个陈述是正确的”作为限制条件的双陈述推理任务。实验1为纯命题任务,实验2为角色化任务。t检验的结果表明被试只考虑了正确的陈述,却忽略了错误的陈述而出现推理的错觉。结果支持了心理模型理论中的正面表征原则,初步提出正反信息转换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注意缺陷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注意缺陷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行为实验发现,阅读障碍者有多种注意缺陷现象,主要表现为“视野不对称性”和“注意转换延迟”.脑电研究表明,阅读障碍的注意缺陷与大脑后顶叶皮层功能异常有关.大细胞通路假设认为,阅读障碍的视知觉缺陷来源于视觉大细胞受损,大细胞通路所加工的信息主要投射到靠近颞枕顶联合区的V5MT区,这个脑区为后顶叶皮层提供大量投射.因此,阅读障碍的注意缺陷与大细胞通路受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子媛  雷鸣  刘强 《心理学报》2024,(4):412-420
视觉工作记忆在人类理解动态变化的视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工作记忆状态模型,视觉工作记忆表征可以被存储在在线态或离线态,并可依据任务需求在这两种存储态之间灵活切换。然而,目前还不清楚离线态记忆表征如何由在线态表征转换生成。本研究将通过实验检验两种可能的转换加工假设:巩固假设和衰减假设。研究通过采用序列呈现提取范式来有效引导记忆表征分别被存储在两个不同的表征状态中,并在此基础上对状态转换过程相关的刺激间隔时间和呈现时间进行调控。结果显示,当与状态转换过程相关的时间不足时,会导致记忆表征状态的转换过程与新刺激的在线加工过程叠加,从而发生资源竞争。这一结果符合记忆表征状态转换的巩固假设,即工作记忆的离线态表征通过记忆项目的在线态表征巩固进入离线态而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一些以技术性层面为主的实力分析及史料研究,探索中国漆工艺与日本漆工艺之间存在的关系转换及所预示的兴衰趋势,并就特定时期(中国明代和日本江户时期)的漆艺术现象(能够代表中日两国造物文明传统最明显特征的艺术品种)尝试以技术层面为主的切实分析,并试图达到探索其文化成因、生活习俗及贸易往来诸元素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荣伟 《天风》2008,(5):18-21
2008年1月中旬开始,连续的雨雪冰冻天气,范围广、时间长,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损失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给这些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影响,造成严重灾害.  相似文献   
20.
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的儒学话语是在清末经学解体以后,经过学科化知识形态的洗礼,用专业化的现代学术方式来进行表达的一种“新学”,它同传统的儒学在形态上已经有了根本的区别。本文考察了清末经学解体和儒学形态现代转换的过程,试图从晚清的汉家、今古文、经子三大争论之步步演进,来揭示新学对经学的渐次攘夺和全面置换的学术史图景,以说明经学时代结束以后,儒学所面临的生存危机、转型的急迫性,以及多种存活可能性之探寻的复杂背景,从而指出了史学的路向和观念史的模式在本世纪的儒学研究当中常相抗洁的根本性缘由。在描述了儒学形态发生现代转化的艰难历程之后,对当代新儒家的观念史取向和向哲学学科凑泊的必然性,做了同情的诠解,同时也指出了其所面对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