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2695名小学三、四年级的儿童(平均年龄 10.06 ± 0.54岁)作为被试, 使用同伴评定、同伴提名和教师评定对这些儿童的三种攻击行为(身体、言语、关系)进行了测评, 采用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多质多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多质多法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 三种方法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测评具有一定的会聚效度, 但区分效度较低; 同伴测评儿童攻击行为的有效性优于教师测评, 其中同伴评定的有效性好于同伴提名。  相似文献   
992.
从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到1947年7月至9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仅仅过去一年的时间,中国历史的发展就来了个大转折.在这个"转折年代"里,由于此前的"调处"失败,美国人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开始由台前走向幕后,只能通过援助国民党的方式来继续干涉中国内政,与中国共产党人展开间接的较量.在指挥战略防御和部署战略反攻的繁忙日子里,毛泽东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心血来反复分析和考量站在战场远端的美国.考量的结果是,他不仅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而且提出了"中间地带的革命"理论,接受了"两个阵营"划分的新理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他在"转折年代"的美国观.  相似文献   
993.
傣医学的哲学基础多源于佛教哲学,其因果联系观就是基于佛教的缘起论观点建立起来的。傣医将此观点广泛用于对人体生命的认识,用以解释生命的产生,解释生理、病理,用于病因学及指导诊断、用药,还用于指导养生,是傣医学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94.
借鉴韩非法治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医院暴力愈演愈烈,医疗索赔越来越高,防御性医疗越来越明显,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阐述韩非以法为治,定分止争,重刑止奸,法不阿贵和布之于百姓在医事立法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借鉴作用,探讨如何通过建立法律化、规范化医患关系来缓解医患冲突,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内外之学"与"物我关系"是朱熹"仁道"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般而言,"内外之学"可看作是区别"天理"与"人欲"的一条重要分界。在此,朱熹认为:庄子的"内外之学"跟"物我关系"是统一的,它本身包含着"物我一理"、"内外参合"及"内外交相养"等内容,尤其是"内外交相养"突出反映了朱熹理学思想的特色,因而它便成为我们阐释朱熹"物我观"的主要理论依据。当然,朱熹"内外之学"的理论重心并不在以"物欲"为特征的"外学"上,而在以"义理"为特征的"内学"上。在朱熹看来,成就"内学"的关键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的关键又是与"为己则学以博"密切相关的"切己工夫"。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内外之学"又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学"。  相似文献   
996.
西方人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理论对人性的观点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的人性观主要表现在他们对人的基本动机的理解之上,这两个基本动机分别为实现倾向性和复归倾向性。该文通过比较这两种基本动机,探讨罗杰斯与老子的人性观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相似文献   
997.
圆佛教是当今韩国比较有影响的新宗教之一.圆佛教第一代宗师少太山提出"一圆相"真理,阐明"一圆相"内力的四恩,并按"四要"实践建设一圆世界;第二代宗师鼎山则以"一圆大道"和三同伦理思想提出中道主义的实践原理,揭示了圆佛教实学特性的基本内涵;第三代宗师大山则通过人类皆真运动和宗教联合运动,表明了"灵肉双全、理事并行"的教理实践特色.总之,实学性是"圆佛教"教理实践观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98.
生命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先秦两汉道家哲学对中医学生命观的影响深刻而久远,这体现在中医学关于生命的本源以及养生等各个方面.研究先秦两汉中医哲学,必须重视对道家哲学生命观的研究,这是中医哲学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99.
冯鹤 《中国道教》2008,(2):32-34
道教自张道陵天师初立,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丰富发展与改革,及至唐代,已达到一个繁荣鼎盛时期。而唐代的道教,还有一个颇为显著的特点,即女性入道成为当时社会的风尚、女冠人数众多。据《新唐书》记载:"天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的主旨在于提倡"身体文明",不是每人每事都能身体文明,但可以是每人在多数情况下和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去身体力行,"修己以敬".从现象分析的角度看,西方现象学的身体论和中国善学的身体论既有共同的理解和对话平台,又有不同之处,都有助于我们今天对"耻感"现象的认知;并希冀社会生活中愈益增多的人们踏上人际交往的"善端",发出善意,以善相待,相互发出"身体文明"信号.这样,就在实际上推进了多数人文明、减少了可耻现象,这是每个人都容易做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