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8篇
  13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宋代儒家学者关于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佛教观),具有四大特征:本位性、实用性、隔膜性、否定性;这些特征准确地向我们传达着宋代儒家学者接受佛教、消化佛教、改造佛教、排斥佛教及其程度等方面的信息;由此推论:宋代新儒学中的佛教与儒学关系,实际上是宋代儒家学者基于复兴儒学、发展儒学的集体意志和共同需要,对佛教与儒学在新儒学中的地位、功能、份额所进行的配置;在此配置中,宋儒的佛教修养水平、佛教态度以及佛教自身的特点分别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此配置所展示的佛教与儒学关系便是:形式上的"取长补短"、内容上的"同质相融"、结构上的"儒体佛用".  相似文献   
962.
大学生的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学臣  周琰 《心理科学》2008,31(3):732-735
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选取25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及其与学习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963.
于海峰  倪维广 《心理科学》2008,31(6):1443-1445
青少年在身体活动领域参与程度的下降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们对身体活动行为背后的参与动机给予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国外青少年身体活动动机研究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动机的特点,并针对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提出建议,为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4.
Richard Shusterman’s Pragmatist Aesthetics: Living Beauty, Rethinking Art was published in China in 2002. In the preface of the Chinese edition, the author claimed that his tentative idea of soma esthetics was encouraged by Chinese philosophy and other ancient Asian philosophy. Shusterman’s background in pragmatist philosophy greatly constrains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body in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at he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physical training while neglecting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is training. In Chinese philosophy the orientation of the bo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universe, the body characteristic of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he beauty of art, etc., is a theoretical response to Shusterman’s oriental misreading. Translated by Lei Yongqiang from Wenyi Yanjiu 컄틕퇐뺿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2007, (4): 23–31  相似文献   
965.
In traditional Chinese expressions, guannian 观念 (ideas) are results of guan 观 (viewing). However, viewing can be understood to have two different levels of meanings: one is “viewing things,” that is, viewing with something to view; another is “viewing nothing,” that is, viewing with nothing to view. What are viewed in “viewing things” are either physical beings—all existing things and phenomena—or the metaphysical being (for example, the “Dao as a thing”). In both cases, something is being viewed. What is viewed in “viewing nothing” is the being itself, or “nothing,” in which there is nothing to view. According to Confucianism, the existence of “nothing” manifests itself as life sentiments, especially the sentiment of love, which is the very root and source of benevolence; moreover “viewing nothing” is, in essence, a perception of life. Life sentiments or the perception of life is “the thing itself ” prior to any being or any thing. Translated by Liu Huawei from Sichuan Daxue Xuebao 四川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2006, (4): 67–74  相似文献   
966.
卫生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卫生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卫生法制建设需要确立科学的认识观和发展观,需要构架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务实地推进国家与地方区域的卫生法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67.
佛教根本的修行观主要是围绕着一心展开,了达一心,也就是觉悟了本性清净、自性清净心,也就是成佛,所以真心就是自性清净心。由于描述本心的文字有所不同,所以应当按照佛陀所说的理论来阐释真心的修行观,而真心的异名都由真心统一起来。《宗镜录》中的真心修行观强调在以心为真心、清净心的基础上进行阐述,而真心修证观则强调从顿悟渐修到顿渐圆修的自修方法,借用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中的知从自悟的原则来进行描述,可以看到,延寿的修行观也与解脱观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68.
佛教的动物观本身包含多层内涵,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生态环保意义。六道轮回观念认为畜生道没有仁义道德,生存环境恶劣。这一观念客观上难以导向人们对动物的关爱。不过六道轮回观念旨在劝人弃恶修善,从道德教化意义上说,又能导向关爱动物。佛教对“清净”的德性追求,会促使修行者与动物保持距离,自觉做到不伤害动物。大乘佛教对“慈悲”德性的追求,则能导向对动物的慈悲关爱。佛教本生故事中关于动物道德和智慧的故事,有利于激发人们对动物的尊重、关爱之情。一些本生故事蕴含生态环保知识,其中包含的反对动物祭祀的内容本身也具有动物保护意义。“众生皆有佛性”的生命平等观能为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提供深层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9.
白蓉  范会勇  张进辅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77-1787
如何促进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延缓认知老化, 是老年心理学的关键课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身体活动类型、活动强度、活动量以及生命早期的身体活动可能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各个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包括执行功能、注意力、认知速度、记忆力等。此外, 选择性提高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以及认知-锻炼模型用来解释这一影响机制。这些发现对维护老年人认知功能, 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有效延缓衰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0.
认知与身体:理论心理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13,45(4):481-488
文章站在理论心理学的立场,从具身的维度,探讨了认知与身体的可能关系。文章指出,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化中,二元论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柏拉图是二元论思想的最早代表,笛卡尔从认识论上确证了心、物二元世界的存在。传统认知心理学承袭了身心分离的二元论传统,视心智为独立于身体感觉运动系统的抽象符号信息加工。但是具身认知的兴起对二元论提出了挑战。从具身的维度来看,认知是身体的认知,身体是认知的主体。认知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对身体的依赖性:a.身体限制着认知的特征与范围。有机体的身体结构、身体的活动能力限制了认知表征的性质和内容;b.身体不仅限制着认知加工,而且可以作为认知加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大脑和身体之间分配认知任务,发挥着一种类似于分销商的作用;c.身体调节着认知,影响着思维、判断、情绪和动机等心智过程。上述事实说明,身心并非对立的二元,而是一体,身体与环境的互动造就了心智和认知。心智、身体、环境是一体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