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天主教的道理可以总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爱。天主教的法律即天主十诫,可以总结为一个字,仍然是爱。 天主十诫的总纲为: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即爱主爱人。 圣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天主因为爱才创造了宇宙和人类,人是天主的肖像。所以,爱在天主教会中是至为重要的。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天主教的爱德观。  相似文献   
82.
数学心理观:21世纪心理本质观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由伟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3,26(2):356-357
1 我国关于心理本质问题的研究已经沉寂许久了。人们对于心理本质问题似乎已经感到一种无奈的漠然。实际上 ,自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我国哲学界域下的反映论仅仅在“形而之上”就其“质”的属性做出了定性的概括和描述。面对需要不断发展的中国心理科学 ,面对国际上轰轰烈烈的脑科学、认知科学、生命科学、智能信息科学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 ,我们仅仅做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反映”这样的简约描述 ,已经不能适应我国蓬勃发展的心理科学的务实需要。我们认为 ,在反映论视界里对心理本质做出“上之上”学的同时 ,还必须拓展…  相似文献   
83.
大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车丽萍 《心理科学》2003,26(4):661-666
本研究选取93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大学生自信问卷”?考察了大学生自信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及学校类型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自信总水平差异显著,除社交自信外,整体自信、学业自信和身体自信均存在极显著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大学生在整体、学业和身体自信及其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一、四年级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其中三年级自信度明显低于其它年级;学业、社交、身体自信及其分维度存在显著学校类型差异,非重点大学学生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年级和学校类型在身体自信、整体自信、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及其某些层面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性别和学校类型在身体自信某分维度的交互作用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4.
人格特质模型与特质进化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晨海 《心理科学》2003,26(4):753-754
特质理论始终是人格心理学的主流理论之一,特质心理学家的主张虽然千差万别,但一般都承认两个前提,第一,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它反映了人的行为的规律性与一致性,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特征。第二,人格心理学的目的是发现人格的基本特质,探索特质的形成以及它们究竟由哪些因素所决定。然而尽管绝大多数特质心理学家同意人格特征可以通过有限数目的特质加以描述,不过究竟是几个以及哪几个却尚无法达成一致,下面就先简单回顾一下人格心理学中有代表性的一些特质模型。  相似文献   
85.
阴国恩  张阔  王敬欣 《心理科学》2003,26(4):731-732
1 引言 类别学习和概念形成,既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人类组织和贮存知识的基本方式。自上世纪50年代Bruner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经典研究之后,分类及分别学习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以往的分类研究多以事物的感知特征为出发点,强调自下而上的加工(基于相似性的加工);而在基于理论的类别观被提出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分类活动中自上而下的加工(基于知识的加工)开始受到重视,知识效应问题成为概念心理学领域的新热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有望为深入理解概念和类别形成的机制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86.
临床肝移植的矛盾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肝移植的历史与现状1 1 肝移植历史发展总结肝移植的历史发展可分为交叉的 5个阶段 :1 1 1 肝移植的起步阶段。 2 0世纪 5 0年代 ,由Welck、JackCannon[1] 分别实行了狗的同种异位、原位肝移植 ,随后由Starzl等用狗作实验对狗肝移植术摸索 ,总结出可行的手术技巧和术式 ,并于 196 3年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临床肝移植 ,自此欧美国家相继实施 6例肝癌病人的原位肝移植 ,最长存活 2 2天。 196 7年Starzl再行原位肝移植 ,术后 4 0 0天患儿死于肝癌复发。此时肝移植手术技术已成熟。1 1 2 免疫移植剂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87.
过度治疗--医生难辞其咎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过度医疗是临床广泛存在的严重问题,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除上述8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过度医疗问题外,我们选登了4位临床医生撰写的文章,他们着重从临床角度上论述过度医疗问题,供同道们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88.
心皓 《法音》2003,(5):40-41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有着庞大的僧团组织,为了修行自律和传教度人,佛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修行的需要,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戒律和生活制度。佛教僧团在饮食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当时印度出家隐修者的习惯,实行托钵乞食制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俗风情,中国僧人食物的来源、饮食形式与内容,就形成了另一番风貌。寺院除严格素食外,还根据有关戒律制定了相应的用斋过堂仪轨,这已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过堂”,是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便,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日早晨和午前,当云…  相似文献   
89.
《天风》2003,(1):26-27,30
在基督教史上,除了耶稣之外,没有人像使徒保罗那样对教会的发展产生过那么大的影响。纵观保罗书信他的神学思想有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继承犹太思想(他曾受教于当时很有声望的迦玛列门下);另一方面是来自上帝的启示和感动。基于这两点,在书信中保罗对妇女的地位、教会信仰生活有了他自己独特超前的认识。 保罗对妇女的看法在近现代有许多的争辩,特别是在上世纪中叶妇女神学出现后,许多人指责他憎恶妇  相似文献   
90.
《抱朴子内篇》(下文简称为《内篇》)①是晋代葛洪(公元283—363年)的代表作,它不仅是金丹派的养生著作之一,而且还是道教养生大全。由于早期道教的养生著作大多亡佚,而《内篇》中却包含有丰富的养生思想,因此,对《内篇》中的养生智慧进行认真地发掘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一、养生理论基础(一)养生本体论《内篇》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来论证长生久视的思想。它认为“玄”或“气”是宇宙的本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玄”或“气”产生的。它说:“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P1)“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