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西方表象活动周期理论与中国周易思想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象研究方面,继表象认知理论之后,新近提出的表象活动周期理论对表象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它重申表象在问题解决中对目标计划、管理和调控的促进作用;更强调表象活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动态过程。同时,文章把表象活动周期理论与中国古传统文化周易等思想做了比较,发现两者有某些一致性,在表象研究方面中西方文化将趋于高度融合,其研究成果将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2.
《法音》2007,(8):66-67
7月29日上午,由北京仁爱基金会发起,北京凤凰岭龙泉寺、中国中欧同学会、北京居士林、北京凤凰岭景区等联合举办的“衣衣仁爱心.绵绵人间情”向重庆开县洪水受灾及其他贫困地区群众捐赠衣药项目启动。来自北京以及全国各地的上千名善心人士参加了在北京龙泉寺举行的捐赠仪式.北京市民政局物资捐赠中心及海淀区民宗侨办领导出席仪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953.
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是对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美术教育是人类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要的愿望而产生,并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954.
当今社会是一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在商品经济活动中包装设计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各类商品的包装层出不穷、浩如烟海,其中不乏美的包装设计.美的包装设计是商品无声的推销员,是最好的产品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955.
工作记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是对信息暂时保持与操作的系统。它是由英国心理学家Baddeley等人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记忆模型[1~3]。3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它不仅在表象、言语、学习、推理、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4~6],同时在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中也有很大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7,8]。1工作记忆的发展进程工作记忆是在对短时记忆系统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在Atkinson-shiffrin的多重贮存模型中,短时记忆被认为是一个工作系统。它有两个功能:其一,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  相似文献   
956.
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人类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并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所在.从人的自我实现角度确认"审美实践",从"审美实践"出发解释人类审美欣赏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来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美学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57.
重思感性活动——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性”是康德和马克思思考问题的共同出发点,但康德看到的是“活动的感性”,而马克思强调的是“感性的活动”。从表面来看,这只是词语的颠倒;从内在机理来看,却是思维方式的根本不同。“活动的感性”引申出科学知识与道德信仰的划界、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感性的活动”则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原初关联,彰显着实践活动涵摄认识活动的一体关系,其理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人对自然合理性态度的形而上学根据只能是“感性的活动”,它内在蕴含着“人应当怎样行动”的绝对道德律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以人的自由本质为前提、凭借人的理性能力确立的改变世界所应遵循的普遍价值原则之一,对人的经验生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范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958.
利用心理生理实验法, 通过将情绪抑制操作引入最后通牒博弈实验范式, 探讨负性情绪抑制的主观情绪体验、生理反应及其对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以40名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MP150型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皮肤电反应和心率。实验为2 (组别:情绪抑制组、自然观看组) × 2 (性别:男、女) × 2 (博弈对手:人、计算机) × 4 (分配方案:¥5:¥5、¥7:¥3、¥8:¥2、¥9:¥1)的混合设计, 其中组别和性别为被试间因素, 博弈对手和分配方案为被试内因素。结果发现:(1)对负性情绪进行抑制没有减少被试相应的主观体验, 情绪抑制使皮肤电反应性增强; (2)负性情绪抑制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不存在性别差异; (3)在面对不公平的分配方案时, 情绪抑制组被试比自然观看组更倾向于拒绝接受。结果表明在最后通牒博弈中,情绪抑制影响回应者的行为反应,使他们更倾向于做出不理智的决策。  相似文献   
959.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