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主要阐述了非语言交际中身势语的概念、常用身势语的种类以及身势语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62.
关于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1,24(6):680-682
多元文化论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试图摆脱传统心理学对西方主流文化的依赖性,把心理学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本文在分析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基本主张,并对这种思潮的意义及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认为它是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心理学的第四力量。  相似文献   
63.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涉足一个对其而言全新的学术领地——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从理论与方法上对该领域的研究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与推动作用。章氏将中国基督宗教史置于跨文化对话的宏阔视域,以现代化理念解读宗教传播的神学内核与价值取向,理性还原基督宗教在近代中国传播与根植的艰难进程。本文对章开沅先生于中国教会大学史、中外基督徒教育家、基督宗教在中国的本土化等方面研究的学术思想,予以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中国古代禅宗、道家和西方精神分析等心理学流派关于自我意识结构的划分,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以及治疗目标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认为历史上关于自我意识修炼的各家学说实为殊途同归,核心概念所描述的心理现象实为"同物异名",它们都是洞察与塑造人之本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65.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文化效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标宾  郑雪 《心理科学》2007,30(6):1337-1341
采用《国际大学调查》对4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1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文章考察了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分析了文化因素在其中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国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一般和具体领域生活满意度水平均存在差异;(2)大学生具体领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和一般生活满意度在个体水平上的相关比在国家水平上的相关低;(3)在个体和国家水平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不同。结论:文化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跨文化协同增效研究的3种典型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公司日益重视运用多元文化来创造国际竞争优势。论文首先讨论了“跨文化协同增效”的内涵以及达成跨文化协同增效的标准,然后介绍了跨文化协同增效研究的3种典型视角:加拿大研究者Adler的研究视角、德国研究者Krewer的研究视角和印尼研究者Tjitra的研究视角。3种不同的视角体现出研究者自身文化的特点。前两种视角是从西方文化出发,认为必须创造“第三种文化”来达成跨文化协同增效,而后一种视角则是从东方文化出发,针对本国文化的独特性进行跨文化协同增效理论研究。最后在比较分析3种不同研究视角基础上,认为应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思路,针对独特的中国文化进行跨文化协同增效研究  相似文献   
67.
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起创造了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民族传统体育,并以民族文化魅力驱使各民族单元体育文化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追求新的变异、变通和涵分发展,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中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68.
"性灵说"是林语堂文艺美学思想的核心,却曾在中国遭遇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这主要是由当时的政治因素造成的。在跨文化视域下重新加以审视可知,这一思想虽然受到西方某些文艺理论的激发,但主要建基于对中国本土文论的继承与发展,不但推动了本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的现代转换与传播,而且还对西方思想界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通与创新。  相似文献   
69.
作者简介     
《第欧根尼》2012,(2):153-155
海因茨·佩措尔德(Heinz PAETZOLD)卡塞尔大学哲学教授、杜布罗夫尼克大学校际中心主任研究员。他的著作有:《文化的符号语言:美术与建筑》(1997)、《符号、文化、城市》(2000)、《恩斯特·卡西尔引论》(1993、2002、2008)、《城市生活:论城市文化》(主编,1997)、《整体城市文化》(主编,2006)、《跨文化哲学》(2007,与W.施米德一柯瓦尔齐克合编)和《谢林的自由思想》(2010,与H.施奈德合编)。2004—2007年间担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电子邮箱地址:f2hpaetzold@hetnet.nl。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渐渐地在我国兴起,这是因为研究者认识了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建立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的价值,认识到了中国心理学不能不包括亚文化的各少数民族的心理资料。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我国心理学家所从事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在方法上普遍采用心理测验的手段,通过测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