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840篇
  国内免费   563篇
  2926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心理学领域,传统的多指标潜变量的测量模型大都采用反映性建构,各指标反映了潜在构念,构念是各指标的原因.但实际上有些构念应该采用形成性建构,各指标是原因,形成了潜在构念.建构方式的选择不仅要从理论来考虑,还要通过数据特征来决定.研究以公共服务动机(PSM)构念为例,通过公益投资游戏取得投资绩效和满意度效标,验证了先前研究提出的“一阶反映二阶形成”建构模式,并进一步检验了层级性建构方式的优势,有助于PSM理论框架与实证测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52.
认知需要与战略决策过程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学  张文慧 《心理科学》2004,27(2):358-360
认知需要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是否愿意投入周密的心考以及能否从深入的思考中获得享受.它反映的是人的认知动机。由于企业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涉及诸多处理信息和思考问题的环节,认知需要必然在这一过程中起作用。本研究运用情境案例法探讨了在不确定环境下决策者的认知需要与其在战略决策过程中分析环境和判断战略导向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高认知需要者在决策过程中更倾向于关注环境、对环境做出积极判断、强调从长远和全面的角度去分析企业战略。  相似文献   
53.
宋其争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4,27(3):743-745
未来思考是前瞻性思考,旨在解决人生发展任务。人类的未来思考有多种类型。从是否具有现实性上来看,可以把未来思考分为两种主要形式:期望和幻想。幻想抑制动机和行为,但是,如果对幻想和不利现实因素进行心理对照,幻想就可以转变成执行性意图,这是因为心理对照过程能够产生美好未来和当前现实的同时通达。我们还探讨了习惯于不同自我监控思维模式的人对待时间、失败的人格差异,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4.
序列学习中的内隐学习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秋芳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4,27(5):1107-1111
该研究采用较为复杂的包含图形出现的位置规则和顺序规则的实验材料,通过对比被试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成绩的异同,考察了序列学习中的内隐学习效应,并探讨了规则特点对内隐学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图形位置的序列学习中存在内隐学习效应,内隐学习效应的大小受规则特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课堂教学需要设计,就好比建筑师建筑房屋需要有设计,否则怎能施工?教学设计得巧妙与否,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对站在新课程改革前沿的教师来说,学会用新课程理念设计课堂教学,既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的需要,还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实验活动,对新课程中的探索性教学方式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6.
为了考查情绪Stroop效应的产生机制是威胁驱动还是反应偏差,本研究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用一般负性情绪词语和中性词语作为实验材料,实验二用威胁性的情绪图片和中性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每个实验均要求一组被试做按键反应,另一组被试做摇杆反应.结果发现,当实验材料为词语时,未出现情绪Stroop效应;当实验材料为威胁性图片时,无论是趋向性反应方式还是回避性反应方式,都出现了情绪Stroop效应.本研究结果支持威胁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57.
美国心理学家吉洛特曾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读出教师肩上挑的担子何其沉重。那么,在如此“沉重担子”之下,  相似文献   
58.
Stroop色词干扰效应与大脑两半球言语功能的不对称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实验旨在探讨中国人大脑两半球言语功能一侧化特征。实验测量指标为相对反应时和错误率。实验一结果表明:1.左半球对颜色反应占优势,故在实验中选用相对反应时;2.左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实验二将被试分为速度组与准确组,结果支持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59.
采用错误联接的实验范式考察汉字记忆中的码相加效应。实验1采用形码加义码,结果发现对义似形似组的特征诱字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义异形似组的。实验2采用形码加音码.结果发现对音似形似组的诱字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音异形似组的。研究表明汉语记忆中的错误联接存在码相加效应。研究结果可用激活混淆来源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0.
任务类型与信息清晰度对社会比较中认知偏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中表现出的过度自信与不自信现象.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两个系列实验,探讨了社会比较中认知偏差现象的原因以及对判断和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社会比较中,面对不同类型的问题,会出现不同的认知偏差;在社会比较中,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信息清晰度共同影响认知偏差,且二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会影响个体的决策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