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5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60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7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自画像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绘画形式,古今中外,自画像也成为了画家从事艺术创作时几乎不可避免的一个题材。自画像不仅仅是画家一种自娱的方式,它记录着画家的生活状态,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它是画家对自身的深切关注和全面剖析。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自画像艺术带给了我们诸多的灵感和启迪。 相似文献
92.
中国画人物画创作自魏、晋、唐、明、近代,迄今已经历了五次变革。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烈转型,也为中国的人物画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文化与审美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笔墨与审美应与现代文化对接。人物画家无论在技术与精神两个方面都应有所发展和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提升精神层面的境界。人文主义思想历久常新。在今天的艺术创作中,以人文关怀的态度去发现与刻画现实生活里的人物形象,乃是推动绘画艺术不断前进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93.
94.
中国绘画中的"山水"一词,经历了含义的变化与演绎,于是也就有了对于"自然观"与"审美语境"的重新读解-"中国画一旦失去了道技一体,以道御艺的艺术特征,笔墨就失去了精神支持,退化成了一般性的技术手段,这对包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中国画而言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95.
当我们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时,常常会被作品中呈现的艺术美所感动.一幅能让欣赏者感到震撼的作品,其选择的题材是非常重要的.题材的确定容易为艺术家找到一个创作的方向,而在既定的题材中体现某一主题,却是一幅作品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96.
98.
保罗·高更是19世纪法国后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也被列为象征派和纳比派的画家。他用感性的方式去观察自然,解释自然,认为激情第一,理性第二。他在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作品主题流露着对生命的关怀。 相似文献
99.
中国人在描写人物时,不仅会注意到人物外表的描写,更注重人物神态的写照。人物的相貌固有相似,神态却各不相同,故而在中国,肖像写生又称为传神写照。传神,自古以来也是品评中国各类艺术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0.
一个世纪以来,改革中国画的呼声此起彼伏,一些中国画的改革者们总试图从中国画的命根子上开刀,改变或取消其赖以存在的工具和材料,赶走书法,打倒笔墨,取消传统。其实,这种观点既武断又幼稚。无论中国画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其产生、发展始终都离不开博大精深、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丰厚的滋养地。其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书法,进一步说是书法的笔墨精神,乃中国画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撑。因此,取消了书法,取消了笔墨精神,中国画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成为畸形儿,甚至最终走向灭亡。为了正本清源,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多角度探究书画的内在关系,并结合中国画的发展历史及艺术发展规律来论证中国画。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保障,即有书法、有笔墨的参与,中国画的发展前景应是无限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