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情感素质及其下属情感的相互关系,本文在已有全国大学生情感素质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决策树算法对大学生的情感素质及其下属情感(道德情感、生活情感、情绪智力)进行预测分类。结果表明:(1)决策树可以有效地对大学生情感素质下属各情感进行预测分类;(2)按属性重要性提取规则,道德情感对情感素质影响最大,生活情感次之;责任感对道德情感影响较大;自强感对生活情感有较强影响;理解他人情绪能力对情绪智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2.
顿悟体验是伴随顿悟问题解决过程的心理和现象学体验,主要包含伴随题解闪现的啊哈体验和因思维定势自动激活而催生的僵局阶段体验。现有研究显示,顿悟体验可能是多类认知与情绪要素构成,兼具认知和情绪加工特性的多维复合体。加工流畅性可部分解释顿悟体验的产生机制,杏仁核、眶额区和脑岛等情绪和奖赏加工的脑区则可能是其脑功能基础。未来须用多元方法从新旧交替视角深化两阶段顿悟体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63.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不同认知风格大学生在人工语法任务、序列反应时任务中的成绩差异性表现。结果表明,场独立与场依存者在两类任务中内隐学习量的差异性表现一致,均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两种认知风格大学生在人工语法范式下内隐、外显及内隐外显协同学习类型中的差异表现时发现,场独立者的协同学习成绩优于单独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且优于场依存者的协同学习。  相似文献   
64.
以西安市280名幼儿及其家长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母亲、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单独效应和联合效应。结果发现:(1)母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支持反应正向预测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非支持反应负向预测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2)父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支持反应和非支持反应显著预测女孩的情绪不稳;(3)在女孩的情绪调节能力上,母亲和父亲非支持反应的交互作用显著,部分支持了分歧模型。  相似文献   
65.
研究目的:通过针对"相关线索-习惯性用药行为"联结的消退训练,降低渴求感,建立新联结,达到减弱或消退成瘾记忆的目的。探索以"动作消退动作"的方法对成瘾动作记忆进行消退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采用途径偏向矫正方法对28名男性药物成瘾者开展为期4周的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测试渴求感、生理指标、途径偏向效应和Addiction-stroop task的干扰效应量,比较训练前后的指标变化,了解训练的效果。结果:训练组和对照组在训练前后的途径偏向效应没有显著的组间和交互效应,但训练组在训练前后途径偏向效应发生变化,趋向显著性,t=1.26,p=0.071。渴求感在训练组显著降低:t=1.38,p=0.05。Stroop的反应时间呈训练时间主效应:t=4.18,p=0.04。结论:途径偏向矫正消退训练可以改善成瘾者的途径偏向效应和渴求感状况,预示着通过身体动作建立"相关线索-拒绝用药行为"联结替代原有的"相关线索-自动化用药行为"联结,降低渴求感,减弱或消退成瘾记忆是有可能的。未来的研究需要采用更为精确的影像手段进行测试,验证基于动作认知的成瘾记忆消退训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
为验证展开模型下个人-项目距离和特质水平与反应时间的关系,采用E-PRIME软件开发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试程序,并选取237名年龄在18~26岁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自愿者参加该项测试。采用拓广等级展开模型对反应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个人-项目距离与反应时对数的相关以及反应时对特质水平的多项式回归。结果显示,个人-项目距离与反应时对数只在一些项目上存在显著的相关,反应时对特质水平的回归方程也只在部分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在全量表上回归方程并不显著,反应时对数化之后,回归显著的项目数明显更多。因此,未来将反应时合并到IRT模型中的研究需要对反应时进行对数化并在项目水平上构建它与特质参数或其函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研究不同反应重复量对反应抑制后效应的影响。采用停止信号范式,让被试完成不同反应重复量的反应抑制任务。结果显示,总的来说反应重复量因素和重复类型因素的主效应都显著;信号抑制条件下重复一次后比重复三次后无信号试次反应时要显著地长,但都与总的无信号试次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信号反应条件下重复三次后与重复一次后无信号试次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比总的无信号试次反应时显著地长。结果表明,不同反应重复量反应抑制后效应在信号抑制条件下既有认知控制调整也有自动化记忆提取,在信号反应条件下仅存在认知控制的执行加工。  相似文献   
68.
不平则鸣:关于劳资冲突分析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游正林 《学海》2005,19(4):56-61
本文试图从组织公正的角度来理解劳资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即认为组织(企业)层次上的劳资冲突源于应该由雇主(资方或其代理者)负责的雇员的不公正感,把雇员对这种不公正感的行为反应视为劳资冲突的表现形式。根据这个思路,本文在回顾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析组织(企业)层次上的劳资冲突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69.
李丹  李燕  宗爱东  丁月增 《心理科学》2005,28(4):961-964
1引言 在儿童早期的社会发展中,社会情绪及其相应的社会行为发展最为关键。由社会动因驱使的人际互动行为,如爱抚、安全、舒适等需要的满足将导致社会情绪状态的重组和发展。在诸多的社会情绪中,移情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移情是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感的情感反应(Hoffman,2003),它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沟通能力,是在条件反射基础上,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通过模仿、强化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70.
车文博 《心理科学》2005,28(3):747-754
反应风格是共同方法偏差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首先讨论反应风格的定义和类型,梳理其危害,认为反应风格能使测验分数出现偏差,影响测验信效度分析和变量关系分析,有必要控制其危害。然后介绍了常用的反应风格测量方法,包括计数法和模型法两大类,对测量方法的选择给出了建议,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结合反应风格的测量方法与残差回归法、偏相关法来控制反应风格危害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